('
雨势渐微,青冥一路护送乐熙直到乐府门口。
乐熙下车告别,青冥也下马拱手:“乐公子,青冥就送您到这儿了。”
乐熙赶忙回拜,从身后宿书手上拿过一个荷包:“有劳青大人送我,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青冥微微一顿,他平日是不会随意收人东西的,但这回他可摸不準王爷的心意,想了想还是接过:“多谢乐公子,属下都是遵着王爷的吩咐。”
“自然,承王爷恩典,小人不胜欣喜。”乐熙笑道。
青冥带着宣王的人打马走了,乐熙才将笑脸放下,神色变得有些忧虑。
今生怎麽变得这麽不一样,这才是乐熙重生的第二天,变化让他无所适从。
“公子不高兴吗?”宿书终于抽着空说话了,他一天都没见到少爷,心里急坏了。
乐熙边摇头边往里走,青冥的态度也是好到过分,他的心里乱得很,伸手掸去衣袍上细小的雨粒。
还不等乐熙再想想,父亲身边的人在门内候着。
“二少爷,老爷请您过去呢。”
“好,带路吧。”
进了书房,乐熙还没来得及给父亲请安,一个玉镇纸被掷了过来。
“你还知道回来!”乐士渊断喝道。
乐熙愣了,这是从哪儿说起,他刚在宣王那里周旋回来,父亲说得怎麽像是他在外面胡闹玩乐一般。
“给父亲请安,不知儿子何处不妥,惹了父亲生气,之后一定改正。”
听了乐熙这番好话,乐士渊气才顺些,但还是沉声道:“为父不限制你交友閑游,可昨日方才让你少与宣王往来,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乐熙怔了片刻,明明前世父亲的反应没这麽大啊。前后一想,乐熙明白了:
上一回,宣王在文会上压根没正眼瞧他,后来也是他去行宫求访,有时能进去有时不能,总共待的时辰也没有今天一天的多。
攀龙附凤的人海了去了,自然没人在意。
可现如今他先是得了文会的头彩,又在行宫待了整整一个白日,太过抓眼了。
不过,乐熙觉得父亲过于担心了,他已把事情都办完了,宣王今日把他整个试探过一遍,玉玦早已提前给过,接下来肯定不会找他了。
宣王殿下岂是那麽好见的
乐熙苦笑一声,忽略了内心深处的那一丝黯然。
乐士渊见此气不打一处来:“我刚刚说的话你听到没有会试也不远了,你赶快离家去知悟书院习学,等年前再回来。”
乐熙眨眨眼,知道父亲的慈心。父亲管不住他,也不欲加诸棍棒,打算从源头解决问题。这也正合乐熙心意,他现在脑子里模模糊糊的四书五经、史家策论着实需要明晰一下。
年前……那时宣王已返京了。
“是,一切听从父亲的。”
乐士渊看了乐熙一眼,心气终于顺了:“你好好收拾一下行李,两日后啓程。”
乐熙在家待了两日。
母亲和妹妹很舍不得他,临行前一晚母亲江华宁特意把乐熙叫到她那儿话别。
“你父亲也真是的,这会子又让你去书院念书,拢共离年还有两个月,非急这一时半刻的。”
站在母亲身边,乐熙笑笑:“没事的,母亲,明年儿子要入京会试,多听先生们的教诲才能多有把握。”
乐夫人摸摸乐熙的手背:“我儿这样的年纪就成了举子,要我说,也别太急了,即使这次不行……”
乐夫人通达,又有些宠溺孩子,当年长子乐泽在会试屡试不第,她心态也很好,现在拿这套来宽慰乐熙。
“母亲您说什麽啊,”乐锦在旁边听得不高兴了,小女孩心性要强,“二哥最聪明了,您别给他洩气。”
“你这孩子呀……”乐夫人手指戳了戳乐锦的额头。
乐熙弯起唇角,拉过乐锦的手,对母亲说:“小妹年幼不懂事,您别生她的气。”
“好,知道你们两兄妹关系亲近。”乐夫人无奈。
乐熙低头哄妹妹乐锦:“书院在汝阴,哥哥回来的时候给你带汝阴特有的芙蓉甘露酥和马蹄奶冻糕好不好”
“嗯,二哥对我最好了。”乐锦活泼道。
看着妹妹的笑靥,乐熙也很高兴。
“就记着吃,”乐夫人数落一句乐锦,又嘱咐乐熙,“行李都準备妥当了吗?过冬的衣服要多拿几件,被褥要厚实的,手炉也别忘了,叫你的下人进来,母亲问问……”
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关心,乐熙笑意微僵,感受到了离别的愁绪,说起来重生以前,他有一年未见父母了。
制止了母亲喊宿书的动作,乐熙笑道:“一切都齐备了,多谢母亲关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