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多少钱一个?”清菱笑道。
“诶,小姐识货,这是我家祖传的手艺,竹丝篾片削成丝,细细的编制,伤眼!您放心,此手艺绝此一家。我家也不收贵,任一物六个铜板,随小姐您逃选。”
小摊贩是个精干小伙子,是块做生意的材料,说话间眉眼含笑,让人看了心生喜感。
“成,给我拿二十个,每样选一个,余下的全选蜻蜓、蝴蝶。”
“好勒!小姐您等等,我给您装。”小摊贩高兴的声音都拔高了,清亮的唱道。
装好竹丝篾片小动物。
小摊贩神神密密的,压低声音问道:
“小姐,可要竹雕?那是我大哥最新刻研出来的,就是物件比较精贵。就是……就是有点贵。不过,我没乱喊价,我大哥雕刻一个,少则要花一个月功夫,多则花了二个多月。”
哟,还是精贵的私货。
清菱好笑的问道:“行,你拿出来我瞧瞧。只要货好,不压你价。”
小摊贩还左右打量下,见没人注视,才从竹篮里掏出两个布袋,打开布袋,露出一个精巧的金蟾,活灵活现。
不知如何染的颜色,眼珠子黑白的相间,利用竹子沉黄的原木色,又刷了油,澄亮澄亮。
最难得的,寻摸比两个拳大带大的竹子,三层竹节凑在一块,间隔不过两公分,且纹路均寸、清晰可见。
“您瞧,我哥说,这些地方镶上金、银碎片,更好看。嘿嘿,我家穷,没这些东西遭贱。”小摊贩摸了摸后脑,憨厚一笑。
另一代布袋一打盖,清菱眼晴微亮,荷姑肯定喜欢,是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
“两个我都要了,你开个价。”清菱装回布袋中,递给后面的护卫。
小摊贩高兴的像他爷爷一般,挫磨着双手,尝试性的开价:“那……一块您给五两银子?”
清菱噗呲一笑,怪实诚的小伙子。
小摊贩脸一红,不知道是自己开高了价格,还是哪里说话惹人笑话了,跟着一块陪笑。
“好手艺,好物件。你兄弟寻此竹雕的竹料估摸也花了不少功夫,给你六两银子,收着吧。”清菱道。
待清菱一行人走完。
小摊贩还跟做梦一样,爷爷总说哥哥不务正业,祖上传的手艺不好好学,没有大伯家二哥聪明。
可是哥哥做出的物件,贵人给了六两银子,六两银子足足是家里四个月的进账!
【淩衣阁】
清菱擡头望了一眼,刚刚的小摊贩说【淩衣阁】的布料最齐全,还有东胡、玄月走商过来的料子。
“小姐,里面请,您想找什麽料子?”一名小二热情的接待了清菱。
清菱扫了一圈,满屋子挂的都是料子,迷了眼。
“听说你们这里有玄月走商过来的料子?拿来我看看。”清菱仰起头道。
玄月的料子可不便宜,外面摆的也不过三四款。
瞧瞧这位小姐身着锦衣,耳垂上的玉珊瑚、手腕上的白玉镯,都值老鼻子银子。
小二扬起十二分热情道:“好勒,您等着。”
右角,正有一主二仆选着料子,突然一名淡粉色丫鬟轻扯了下她家夫人的袖子道:
“夫人,您看看看哪位姑娘,像不像我们出霭县时,哪个村妇的丫鬟?”
出蔼县的村妇?
不卖马车,反而悉落、恐赫她的那个村妇?
清丽妇人来了绍坡县后,脸庞圆润了些,一想到风染画一行人,面露阴色。
头一偏,正瞧见清菱拿起一块色彩斑斓的玄月料子打量。
清丽妇人牙一咬道。“哼!果然是那起子贱民。”
清丽夫人是何知州的弟媳,人称何二夫人。
何二夫人眼底闪过算计,扭着腰走到清菱旁边,状是拿起旁边的料子,揉捏手感。
突然。
“啊!”何二夫人摔在布料架上,眼眸打雾,怒道,“哪来的粗鄙丫头,为何胡乱推人?!”
清菱愣了愣。
她刚刚好似,脚未动,手未动,何以推她?
“哎哟!哎哟!”何二夫人被两个丫鬟扶起了身子,坐在一旁的木椅上,摸着脑袋叫唤个不停。
须臾间。
衆人闻着尖叫声,齐齐朝清菱望去。
第135章 清菱被人掳走
清菱瞄了一眼她刚刚摔到的木架上,一堆的木料,何以摔痛脑袋,叫苦不休
莫不是,这就是小姐说的蛇精病?
清菱皱眉道:“蚊丝未动,我如何推倒你?”
“我看到你倒到我夫人了,哎呀,夫人,您摔倒脑袋?郎中常说,脑伤一事最複杂,易留后遗症。”丫鬟小曲尖叫道。
清菱眼眸微闪,这位丫鬟长得好眼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