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的建筑都乃纯木建筑,倒也不用担心甲醛问题,一旦完工,可直接使用。
“待六月农假结束,将这些慕名前来的孩子们连同私塾中的学子,一起迁往城郊希望学院。”
顺应地理环境发展,南方农假在五月,岭北的农假是在六月。
六月农假,洪书吏和蒋书吏也回了县衙任职。
五月府试,也如许泽平所想,他们岭北通过的考生只有一人,也就是常容。
常容虽然过了府试,但成绩并不算太好。西辽府一州十县,一共十四个县,将近三百考生,科举大年录取率是百分之十。
常容排在第二十八名,以吊马尾的成绩被成功录取。
在府试中了以后,他还带了一些特産来特意的感谢了许泽平,他坦言若是没有县令大人的指点,他这次也是中不了童生的!
因为不佳的成绩,常容更是坦言,要再磨练三年,欲在盛安二十五年下场院试。
今年是科举大年,有童子三试、乡试。
明年盛安二十二年二月,还有春闱。
阿岩来信,若无意外,明年他将下场春闱。他这头拜托自己找阿兄说说情,上了燕京,还得让阿兄收留他些时日。
许泽平回信将他笑骂了一顿,说他生分了。
当然许泽平也不放心他一人北上赴考,在信中阐明,若是他不介意,可跟着许家家眷北上。
外祖父病重,哥夫也是带着孩子回乡尽孝。
现如今这情况,只怕....唉。
而另外一头也是回信,将这个情况同阿兄说明了。
都是同乡士子,许泽平相信阿兄不会拒绝的。
在柳愿落榜以后,许泽平让陈灵这边就安排他去了小利镇,跟着老镇长先学习些处理事务的经验。
因着守孝,诸多事情,许泽平也不在幕前晃了,而是转为幕后指挥。
希望学院在六月二十日建成,在建院立碑之时,许泽平让杨县丞将程哥儿的名讳添了上去,许泽平要为程哥儿争取属于他的利益。
在这碑的背后,程哥儿与曹周氏不再是谁的夫郎、谁的妻子,他们拥有自己的名讳程安意、周婉婷。
衆匠人,听着杨县丞讲着希望学院前身希望私塾的故事,看着碑后那两个名讳,都是十分的敬重。
因为有他们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希望学院。
这一刻,他们也不再觉得哥儿、女子是那麽的无用。
若非时代的束缚,或许这些哥儿女子也并不比他们这些汉子差。
七月初一,希望学院开收蒙童。
因为第一年开放,师资有限,只收了三十个蒙童。
这三十个蒙童,有十五个是来自岭北另外两所私塾。
新收的三十个蒙童、加上希望私塾原先的三十个学子,希望学院如今就有六十个学子了。
许泽平在开学后,出了一套考卷进行摸底,将六十个学子分成了三个等级。
目不识丁的,乃是三等蒙童,由希望私塾的老童子给他们啓蒙。
一知半解的,乃是二等蒙童,由洪书吏给他们授课,学习一年级的内容。
考卷全部答对的,便是一等蒙童,由蒋书吏给他们授课,正式学习二年级的内容。
七月中旬,两个长袍秀才找到了县衙。
这两个长袍秀才不是别人,正是岭北两所私塾的先生,王蒙和蔡文学。
“许大人,您这样做,岂不是砸我们的饭碗?”
王蒙和蔡文学一见到许泽平,行了作揖礼以后,就忍不住开始控诉。
现如今他们两手里的学子,只剩下一半,另一半都跑到希望学院去了。
剩下的这一半学子,听着他们原来的同窗说希望学院新颖的教学方式
——先生们会根据每个人的学习的进度,分配不同的班级。
不但有国文课、还有算经课,国文就是学习【千字文】、【百家姓】这些书籍,算经课就是学习先生从来不教授的【九章算术】。
且他们还有射箭的健康课,不像从前那样,只会关在课室里背书默译。
这样新颖的教学,引得这一半学子也是心动不已。
已经有不少的学子父母,向他们打探退课退束脩的事情了。
许泽平对于他们的控诉装聋作哑,温和的说道:“两位秀才,你们这是在说什麽?本官怎麽听不懂?”
“大人,您别糊弄小生了。”王蒙直白的捅破了事实,“我们知道这希望学院就是府衙出资同那曹家商户一起办的,不收取学子的束脩,这不就是针对我们这两家私塾吗?”
“何为针对?”许泽平听这话,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凭借优越的身高直视着二人:“难不成不收束脩就是针对你们?若是你们真的学业精通,知识渊博,又岂会让学子离开?若你们能够教出个秀才举人出来,还怕这些学子会跑去希望学院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