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快要撑不住了:“大、大人..大哥,我得缓一缓。”
他们下乡是隐藏了身份来的,陈灵说道一半突然想起了这茬。
“天色很黑了,看着架势,等下可能会下暴雨。”许泽平隐约能够看到前面有人烟了,“灵小子,坚持一下,前面就是村庄了。”
陈灵看向周捕头,“周叔,搭把手。”
最后陈灵靠着周捕头,他们在暴雨到来之际,躲到了一户农人的屋檐下。
他们运气还算好,刚到农人的屋檐下,就霹雳吧啦的暴雨淋淋。
叩叩叩
许泽平敲起了院门,等到一个老伯撑着拐杖来开门时,许泽平露出了一抹和善的笑容:“老伯,我们几兄弟是来小满镇游玩的,不小心迷了路,可否容我们进来歇歇脚?”
王老头看着许泽平与陈灵一副书生打扮,再看看身后的周强与曾龙这人高马壮的模样,约莫猜得出应该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他后退了两步:“进来吧,只是我这里可没有什麽好招待你们的。”
“哎,谢谢老伯了。”
第247章 青云路47
“天气怪冷的,来竈屋烤烤火吧。”王老头拄着拐杖打着油纸伞走在前头,许泽平四人慢悠悠的跟在他后面。
许泽平看着不大的小院,虽说小,但收拾的很干净。
成堆的木柴被堆积在竈屋外头,袅袅的青烟从烟囱飘入混黑的高空。
“老头子,是谁来了?”一个穿着破旧袄子的老太从竈房中探出头来,见着王老头跟着四个年轻汉子,惊恐的缩了缩身子,又将脑袋缩了回去。
“老婆子年轻时候,有些不好的遭遇,就害怕生人。”王老头将半掩的竈屋门推开,先一步跨进去。
许泽平听着王老头这话,若有所思,不好的遭遇?
随后四人一前一后脱了蓑衣,跟着王老头进了竈屋。
王老头坐在竈门烧火,王老太沉默的低头切着土豆,将三个土豆切成了两半,放到蒸笼中去蒸...
而许泽平四人各自找了个小凳子,围着竈台烤火,将烧火的王老头拥护在最中央。
土豆是高産食物,按理来说,只要好好育苗、小满镇是应该不会出现饿死的情况。
许泽平仗着自己的视力好,瞄了一眼王老太切成两半的土豆,额,不大,只有婴儿拳头大小。
“老伯,竈屋外的那些木柴够你们过冬吗?”许泽平懂得利用自己的皮相好,讨巧的露出了长辈们最喜欢的笑容。
“那木柴啊?”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老头看着许泽平那乖顺的笑容,自然也不好冷着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年轻人,我们这里很冷的,过了十月份温度就猛然下降,缸子里的水都会结冰的。”
“过了十月份就开始大降温了?”许泽平看过宗卷记载,自然晓得岭北是怎麽个情况,正常是九月初或者是中旬开始冷,十月开始大降温,一直到第二年三四月份开始回春。
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五月份才能够水稻育苗,六月份才开始插秧,七八月份秧苗开始成熟收割。
回春的时间太晚、寒冷的时间又太早,让他们只能够收种早稻,中稻和晚稻根本就来不及种植。
南方早稻成熟的时间是七月上中旬、中稻是九月中下旬、晚稻是十月上中旬。
许泽平装傻的说道:“那你们的粮食岂不是不够吃?”
说起粮食,王老头沉默的拿起了身边的焊烟,重重的吸了一口然后又吐了出来:“小娃子,你不是北方人吧?”
“是啊,老伯。”许泽平嘿嘿一笑,实诚的说道:“我是从南方来的,对你们北方十分的好奇,这不就邀着几个兄弟出来逛一逛,哪晓得迷路了。”
“南方好啊。”
说起南方,王老头就想起了村长说的南方的粮食都是吃不完的...要是有机会了,他也想去南方看看。
“我年轻的时候这里夏季雨水充足,我们这儿啊,靠着这土豆混着些粥食还能够吃饱饭。”
就在许泽平以为王老头不在说话时,他又吸了一口旱烟,幽幽的开口:“这些年,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夏季总是不下雨,雨水不足,种植的土豆收成不好,粮食自然就不够吃了。”
岭北气候原因,土豆育苗与水稻育苗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种植的时间自然也是一前一后。
豆苗五月中下旬,水稻是六月上中旬。
夏日雨水不足,他们的重心会下意识的放在水稻上头,这样..很多豆苗因为缺水旱死了。
一些活下来的豆苗,收成也不是很好。
土豆不但少,且个头还小。
听完王老头的话,许泽平对于这里的情况也大概了解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