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巴不得放假的,基本上都是欢天喜地背着书箱子离开了私塾。
次日,辰时一刻,许泽平跟随他父兄就已经抵达青海私塾的正门口,当然柳权也早早的候在了正大门,一瞧见他们就赶忙打开了正大门迎他们进去。
放在平时,许泽平他们这些学子皆是从小门入私塾。
而那些往来的奴才学童,皆是从角门而进,
今日,许泽平三人确实从正大门而入。
那是因为身份的转变,从今日起,许泽平不再是柳淮之的授课之学子,而是他的衣钵传人。
当然,许泽礼亦是有资格走正大门的。
只不过平时,也没有必要那麽隆重。
柳淮之虽说桃李也算满天下,但严格意义上收的徒弟并不多,许泽平是他的第六位徒弟,也是他的关门弟子。
柳淮之的大弟子李程雪,与他一样乃是清流名士,文景二十二年状元郎,现如今任翰林院正五品大学士皆国子监祭酒。
当然,他也是许泽礼岳丈的挚友。
柳淮之的二弟子章之英,乃是柳淮之内心之痛。
比之李程雪,对于章之英,柳淮之付出的心血更多,也更为看中。亲自将他引荐给了还是太子的龙昭承做幕僚,章之英也不愧于他的教诲,不管三年就成为了龙昭承的心腹军师....
却不想本应该是前程似锦的他,折损在了那年的北征中。
每每柳淮之想起来,就悔恨不已,若是当年没有做这个选择,之英也不会早亡。
柳淮之的三弟子欧阳绪,文采斐然,但是厌恶官场喜好山水,故而在文景二十八年中得苏皖解元郎后,就投身江南博文书院做了教谕,现如今乃是博文书院山长。
柳淮之的四弟子林三省,文景三十四年金榜传胪,亦是实干派,现如今任通州正四品知府。
通州与幽州一样,乃是大景五大州之一,亦属于直辖州。
柳淮之的五弟子许泽礼。
柳淮之的关门弟子许泽平。
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柳淮之看得还是比较重要的,除去远在京都的李程雪,另外的两名弟子欧阳绪以及林三省都特意赶来了!
欧阳绪以及林三省都已经年过四旬,相对于操心为民的林三省,欧阳绪倒是更为的儒雅,青衣纶巾,举止皆是风雅。
林三省为官几十载,皆是在为民劳心,多少沧桑皆呈现在了他黝黑的肌肤上。
文官向来是养尊处优,但是他一双素手却是布满了茧子。
许泽礼虽说这辈子没有同他们打过照面,但是上辈子却是十分相熟的。
故而他一眼就认出了两人。
对于老师新收的两位弟子,欧阳绪和林三省没有半分轻视,在柳淮之介绍过后,随即送上了见面礼。
欧阳绪和林三省对于许家两兄弟,早早的就从柳权这里打听过来,故而给两兄弟送了一样的见面礼。
欧阳绪準备的是徽州端砚,林三省準备的则是湖州狼毫笔。
二人出手皆不俗,许家兄弟本是想要推脱,但是在一翻推脱下,最终还是接受了。
见过礼以后,就正是进入了拜师仪式。
第一步:正衣冠。
第二步:拜师礼。
.....
拜师礼结束以后,已是午时一刻。
柳淮之作为东道主,自然是留他们一起用了午膳。
相比于欧阳绪,林三省的公务更加的繁忙,用过午膳以后,就驾马离开了清水镇。
欧阳绪倒是在青海私塾逗留了两三天,他亦是给许家两兄弟讲学了两三天。当然对于他们两兄弟讲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于许泽礼讲解的是时下的政治,而于许泽平讲解则是他蒙学时的体会.....
不同于柳淮之的严肃细致,欧阳绪的讲学更是悠哉风趣。
当然欧阳绪也是有自己的书院要管理,逗留两三天也是极限,在第四日的清晨也就驾马车离开了清水镇。
欧阳绪临别时还曾言——欢迎他们来江南游学。
第46章 清水镇许家46
许泽礼原本也是想看一下老幺的笑话,却不想他说每日早起一刻钟真的做到了,一晃就来到了四月初一辰时。
而今年府试的时间也已经确定,就在四月十五。
河洛县隶属于永安州,永安不过是个散州,它又隶属于华湖府。
华湖府管辖四个属州十个直辖县,每个属州下面至少还管辖着三到八个县,故而每一届参加府试的人数至少在千人以上,而录取的人数却只有寥寥八十人,可想而知府试的竞争力有多大!
不同于县试,许泽礼参加府试,必须要前往华湖府城,而清水镇去往华湖府城至少需要八天的路程,且参加考试的学子衆多,客栈自然是有现的,所以许泽礼他们约定在四月初一巳时就出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