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竈膛……那里面应该有你们之前烧火的其他灰烬。柴火吗?”
“就是附近捡来的枯枝和干草。”
“嗯……好……”熊花糕的兴奋很快从满眼绿色中收回,想着要捡些枯枝和干草再好好看看。
“花糕,我们还有多久能够收获?”陈洛清迫不及待地想收割自己的第一桶菜,在心里已经想好了菜的分配。
“两天吧。那时候刚刚成熟,是最鲜嫩的。”
“好!我们两家一家一半。”
这是早就说好的,熊花糕却推辞。
“你多拿吧!出力都是你出,我就出张嘴……”
“你出的不是嘴。”陈洛清以手点额笑道:“你出的是脑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按理说,你都该多拿些。”
熊花糕稍愣。陈洛清这句话让她想起读书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听起来好像和陈洛清所说其义相似,但绝不相同。财富、力量,这两个她觉得和自己相隔甚远的词现在被陈洛清赋予过来,似乎真的从迷茫中看到了它们的轮廓。
穿过它们,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稻穗,金黄饱满地生长在远川的大地上……
熊花糕闭上眼睛打了个战栗,收回自己飘远的思绪。一步步来,现在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好像孱弱的身体真的有了些力量……
“我们把长得好的种法保留,下一茬再分批试验,继续挑选。最后挑出最好的,我们就暂且可以按那个方法种。种了几茬菜后,把田养肥了。开春我们来种稻子。”
熊花糕布置完短期计划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陈洛清满怀企望的脸。
“说到稻子……花糕,你知道玉皇米吗?”
第六十章
像是猝不及防突然被人触碰到说都不敢说的梦想,熊花糕不由坐直身子,无比惊奇地盯着陈洛清道:“你怎麽会知道玉皇米?!你应该……没有进官学学过农学吧?!”
“我是……偶然见过玉皇米稻穗。”
“你见过?!”熊花糕眼睛瞪得溜圆,更加惊佩。“那是燕秦的极品稻种。只能在燕秦王城东郊一带很小範围内种植,是禁止贩卖的。我们官学那时仅有一株干穗。我要是也能见见新鲜的就好了……你当时看到的是成熟的稻穗吗?”
陈洛清点头,如实描述记忆中林云芷送给自己的玉皇米稻穗:“它最大的特点是一株穗上谷粒极多,粒大又饱满,和我们远川的稻谷完全不一样。”
“岂止是和我们的稻谷不一样。玉皇米应该算是天下最好的稻谷了!可惜,只能生长在王城东郊的那片黑土里。挪到其他地方种,无一例外都会沦为普通稻谷。”
陈洛清继续点头,心想熊花糕果然学副其实。燕秦水利发达,幅员辽阔,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多。若是玉皇米能开遍燕秦大地,怕是天下都要是燕秦的了。她曾把自己拿到的玉皇米稻谷托人去种,全部失败。别说长成普通稻谷,几乎就没有养活的。
为什麽燕秦的种子,在远川的土地上就长不好呢?
后来每次陈洛清从林云芷手里接过玉皇米稻穗时脑子里都是这个念头,倒是从没怎麽注意束穗的金线。
“你真的是博学博识!江湖上连玉皇米都能见识到吗?我还以为除了各地官学有点干穗,只有国君才会有呢。”
陈洛清浅笑,轻描淡写:“不过是机缘巧合偶然看见一次。见过也就是见过而已……玉皇米在远川种不了的。”
“那也未必。”
“啊?!”
“古书云,岐山之西有黑土,灌以西王河,杂草不生,沃……”
沃野数百里。
陈洛清默默在心里相和。远山国的古籍,她比熊花糕看得多。漫长而无人问津的少年时代,她是在三公主府密室大书房四墙书架下度过的。
岐山之西,道路艰难崎岖,如果不数以年计地修路,几乎难以通车马。再往西走又是西戎的地盘。历代远川国君为了岐山这道天然屏障,从未想过去开荒岐山之西。那里到现在还是传说之地。陈洛清读到这句时也奇怪。杂草都不长,又怎麽是沃野呢?
“不长杂草不一定不能长稻谷。古河的常年浇灌,黑色的丰润土壤,听起来和燕秦王城东郊的那片土地很像……可惜我不能去燕秦看一看,去岐山之西看一看……”熊花糕仰起头,看向头顶万里白云。
纵有淩云志,终究是囿于身体和境遇。是不是平凡人不平凡的梦想终其一生也难以实现?
那也未必。
陈洛清也仰头,同看一片蓝天白云,把熊花糕的梦想写进心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