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页(1 / 1)

('

这两种都不好,其实是需要在其中把握一个平衡的。】

皇帝们此时都若有所思。

不得不说陈曦所言非常有道理,但是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

把握的好了,那宦官自然就是高力士,是郑和,把握的不好了,那便是王振,是赵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些开国皇帝们才会为了子孙后代好,直接绝了宦官干政的路。

结果呢,他们的后人亲手把他们定下的规矩给推翻了。

也真的是让人生气了。

以前他们还不觉得有什麽,现在听到天幕说之后的皇帝是如何在宦官手上栽了大跟头,就让他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了。

如果宦官真的不能用的话,那还有什麽人能用呢?

莫非真要开始用后妃吗?

【因为瓦剌的进攻,朱祁钰深深感到不能再像自己的父辈一样对瓦剌采取姑息的政策了,一定要抵抗到底。

所以他在于谦等人的协助下,筹集粮草,厉兵秣马,重新组织新的戍军。

于谦先从所剩的部队选拔10万名战士,并把他们组成五个团营;

景泰三年,戍军的兵力增加了5万人,并被改组成10个团营。

在征募戍军的过程中,于谦还彻底改组了京师卫戍部队的指挥机构。

在于谦计划的安排下,每个团营由一个战地将领统率,整个戍军由一名从将领中选出的战地统帅控制。

对戍军的监督在这之前只由宦官负责,这时扩大到京师的官僚集团。

朱祁钰建立了统一指挥制度,并且加强了京师武将监督戍军的作用。】

【景泰二年,朱祁钰还派遣督察院文臣督管宣府、大同、蓟州三地军屯複垦。

景泰三年,于谦提出“核丁法”,每年两次由兵部和督察院联合核查团营人数,防止官兵吃空额。

景泰七年,命兵部武库司设立“準样图”,明朝武器制造和发放有了标準管理,同时清理了一批违法军官。】

【而且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朱祁镇这个坑货也被送回来了,按照结果来说,算得上是明朝的大胜利了。

但是于谦、聂忠认为太上皇虽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

此时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两部人马结怨已深,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複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不过朱祁钰不準。

又有杨俊曾提议发兵征讨瓦剌,于谦不準。

之后瓦剌出现内讧,也先被杀,对明朝已经构不成威胁,直到蒙古入套,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

【在经济方面,朱祁钰采取的政策就和在军事上不同了。

他采取的是相对舒缓的政策,对受灾严重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负,并且赈济灾民,安抚流民。

对内,则是厉行节俭,减免宫廷开支,停止各类采办,又下诏天下巡抚署理各省农桑事务,倾力发展经济。

且在这个时候,黄河水患泛滥。

实际上在整个明朝,甚至是整个历史上,黄河水患都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据统计,明代277年间发生水灾总数达到1875次,年均6.77次。

在正统十三年的时候,黄河就已经在大名和荥阳分别决口。

面对来势汹汹的水灾,明政府的应对经验也已经是相当丰富的了,在大名决口时便及时遣使赈灾;

在荥阳决口时,立刻命令工部右侍郎王永和前往赈灾、治理黄河。

但治理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仅过了三年多时间,景泰三年春二月,黄河再次决堤沙湾。】

【如何处理黄河的问题,是朱祁钰上位之后的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正统十四年因主张朝廷撤出北京而失宠和此后担任次要职务的徐有贞在景泰四年提出了一份治水的详细计划,他被任命为佥都御史,被派去进行修複工作。】

或许是因为治理黄河的问题各朝各代都需要,所以陈曦说的详细了许多:

【徐有贞乘小船四处考察,以确定主要的出事地点,然后制订一项複杂的施工计划,让许多独立的劳动队在不同地点和不同的时间施工,结果他雇了5.8万名劳工劳动500天以上,他的计划不仅仅是修複破损的堤坝;

一条几乎长达100英里的河渠被凿成,这样,黄河的河水就可引入大清河,进而通过济南府入海。】

【为了保存大运河,他沿运河建成几个集水池和水库,它们装有新式的水闸,以维持正常的供水。

此外,他组成一个灌溉体系,使山东北部约200万英亩的土地得到水源。

整个体系在景泰六年完成,并取得完全的成功。 ', ' ')

最新小说: 骑楼与麻雀外传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