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页(1 / 1)

('

毕竟他爹不让他征嘛!】

朱元璋:“……”

他脸上一红,骂道:“你这臭小子,老子让你好好当藩王的时候,也没见你这麽听话!”

朱棣:“……”

这事上也能骂到他?

算了,被戳痛脚时候的父皇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朱棣该认怂的时候认得还是很快的。

更何况也不是认怂,只是低头不说话罢了。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刚刚在父皇那里洗白一点点,篡位这件事情还是影响太大了,朱棣甚至见好就收的道理。

低调点没错的。

【不过有时候,也不是他想不征就没事的。

就比如说安南。

早在建文元年的时候,安南国相黎季牦杀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并改名胡一元。

明廷误信安南王陈氏嗣绝,封季牦为王。

不久,故安南王之孙陈天平来奔,季牦佯请陈天平归国为主。

到了永乐四年正月的时候,朱棣遣都督黄中送陈天平归,三月遭季牦伏兵袭击,黄中败还。

七月,朱棣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沐晟为副将军,率兵征讨安南。

永乐五年正月,明军追安南兵至黄江,攻破其江中兵寨,后又连战木丸江、富良江获胜,俘黎季牦父子。

永乐五年六月,明朝令改安南为交阯,设交阯布政使司。

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安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

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

第197章 第一百九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当然了, 在遇上没有被列入到“不征之国”的国家时,朱棣的表现那是相当合格的,丝毫不愧于他“永乐大帝”的称号。】

“永乐大帝”!!!

朱棣对这个名字简直满意极了。

他父皇是“洪武大帝”, 他是“永乐大帝”,哎嘿嘿嘿……

朱棣高兴, 朱元璋其实心中也是十分高兴的。

自己的儿子能有这麽样的出息,能被后人如此称赞,他做父亲的当然高兴。

只是他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了, 否则的话,朱标这个太子要如何自处呢?

【就比如说蒙古。

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从永乐八年开始, 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

和朱元璋不同,朱棣在位期间,先后五次亲征, 北伐蒙古。

听到御驾亲征大家是不是还有点害怕?】

老祖宗们迟疑片刻, 点了点头。

他们没记错的话, 上一个被陈曦提到的御驾亲征的,还是宋朝的那两个皇帝。

一个是御驾亲征搞出了高粱河竞速, 一个是御驾亲征赢了还给敌人送钱送东西的,生怕不把敌国养肥的。

现在他们对“御驾亲征”这个词都有点pdst了!

【没关系,我先说一下朱棣御驾亲征的结果吧。

他的连续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势力进一步削弱,解决了明朝前期的北方问题, 明朝成了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

从此,明朝不再承认蒙元政权, 具有重要转折意义。

永乐朝的蒙古寇掠率也降到有明一代最低!

什麽叫做御驾亲征,这才叫做御驾亲征啊!

前面那几个御驾亲征还给敌军送装备的, 根本就不是什麽御驾亲征,那就是小丑逛街吧!】

虽然没有被提到,但是御驾亲征过的几个宋朝皇帝们:“……”

没点名的骂还是让人脸上火辣辣的疼。

倒是李世民心中非常豪迈:“诸君!”

他话还没说完,衆人就知道他想要说什麽了。

“陛下,臣知道您想做什麽,但是您别想了。”

魏徵冷酷的打破了李世民的妄想,“您现在是千金之躯,而且天幕也说,您的身体经过连年征战不是很好,为了您能长寿一些,您还是消停一点吧。”

然后魏徵又开始準备长篇大论了。

李世民连忙道:“爱卿,朕知道你想要说什麽了。现在不如还是先停下来听听天幕怎麽说?”

魏徵想了想。

之后教育皇帝的机会多得是,但是天幕可能就这几次了。

于是魏徵便不情不愿的闭上了嘴。

李世民松了口气,一边看天幕一边想着一会儿要说些什麽来转移魏徵的注意力。

刘彻也对御驾亲征很感兴趣,他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

霍去病倒是无所谓,反正皇帝比他大多了,他都能上战场了那皇帝肯定也能!

所以在刘彻看着他的时候,霍去病张口準备说什麽,却被卫青给堵了。

“陛下千金之体,怎麽能去战场涉险?刀剑无眼,陛下只需要在京中运筹帷幄,就是臣子们的定心石了。” ', ' ')

最新小说: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 电子竞技存在破镜重圆吗[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