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1 / 1)

('

哪有什麽郁结于心啊!

不过前面陈曦掰开了讲了很多长孙皇后的事情。

在朱元璋心里,他们家老马和长孙皇后那是不相上下的。

尤其是在看到马皇后胸口的烫伤的时候,那是超越了长孙皇后的!

长孙皇后那细皮嫩肉的大家小姐能为相公牺牲到这个程度吗?

马皇后的经历和长孙皇后也一样是不相上下的,为他生儿育女,为他忧心朝堂,他的后宫也并不比唐太宗少多少,甚至还尤有过之……

老马平时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早亡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元璋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马皇后少操点心。

虽然老马死的年龄好像也不算太小了,但是他还活的很久啊!

如果不能夫妻同生共死,那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麽意思。

【还有就是,在太子朱标还活着的时候,朱元璋是不遗余力的为自己这个太子铺路。

我们后人有个笑话,那就是其他王朝的太子要造反,皇帝们都会勃然大怒。

朱标要造反,朱元璋可能还会开心的笑:

我儿出息了!】

第187章 第一百八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听到天幕这个话, 朝堂上总有人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

这个时候他们是不怕的,因为话题是和太子有关,而且还是正面的内容。

果不其然, 朱元璋本来还黑着的脸突然就咧出了笑容来。

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谋反的,所以也没有很敏感, 带了点调侃的问道:“标儿,什麽时候造反啊?用不用朕教教你?”

朱标无奈:“父皇切莫打趣儿臣了,儿臣能有什麽造反的心呢?”

朱元璋满意的哈哈大笑:“你啊, 也就是太过小心了。”

衆臣:“……”

如果太子不是这麽小心,是当真展现出勃勃野心,那皇帝陛下还会这麽放心吗?

恐怕不会吧。

正是因为太子懂进退知礼节, 所以才会得到皇帝的宠爱。

这也算是一个循环了。

【不过很可惜,朱元璋给自己的太子铺了那麽多路,就差没有手把手教朱标篡他的位了,

但是朱标还是死在了朱元璋前头。

丧妻又丧子的老头彻底疯了, 本来就喜欢杀人的朱元璋这个时候更是杀疯了。

而且他并没有继续在自己的儿子之中寻找合适的继承人, 反而是在儿子的儿子中找了。

也就是皇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

朱元璋愣了一下,想起了自己那个小孙子。

他现在才刚出生没多久, 现在还看不出来什麽。

而且他前面还有一个兄长呢,怎麽会是他来继承皇位呢?

【因为在给朱标培养班底的时候,朱元璋不遗余力,

所以在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就有些头大了。

这里就单独提一下开国元勋蓝玉吧。

蓝玉是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 也是明朝开国名将。

而常遇春的女儿便是朱标的元妃。

可以说是将这两个开国大将都组建成朱标的班底了,对朱标的用心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朱标可以压制的住这帮老人, 朱允炆就不行了。】

【朱允炆并非是常氏所出,常氏所出的朱标长子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 尚未得到册封,比他爹朱标死的还早。

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

所以蓝玉就与朱允炆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而朱允炆那个时候还小,也根本不像自己成熟稳重的父亲一样能够压制群臣。

再加上蓝玉自恃有功,骄横跋扈,连朱元璋的面子都时常不买,更何况是和他毫无血缘关系朱允炆呢?

于是朱元璋便再次大开杀戒,开始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

【蓝玉案啓发的借口是蓝玉谋反,后人根据当时种种情况总结了一下蓝玉会谋反的原因:

第一,蓝玉当时身为总兵,掌天下之兵权,有造反的实力,很多时候皇帝看的并不是你想不想谋反,而是你有没有谋反的实力;

第二,当时朱元璋已身患重病,《逆臣录》中好些人的供词均提到朱元璋“病缠身”,太子朱标也刚去世不久,太孙朱允炆年纪尚小,这些都为蓝玉谋反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第三,蓝玉手下有一批能征惯战之士,“征南征北”的,许多府军诸卫的头目积极参与蓝玉谋反的活动;

第四,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他被朱元璋所杀,使蓝玉也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这大概是促成蓝玉谋反的最有利的证据。】

【当然,虽然有这些证据,也不能证明蓝玉确实是谋反了。 ', ' ')

最新小说: 骑楼与麻雀外传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