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世珍也不是完全的好赖不分,起码他听出来了嬴稷这话里当真是纯纯的好奇。
这时候他就很有优越感了。
【嘿嘿,你没这麽有本事的儿子,嫉妒了吧。】
嬴稷挑了挑眉,他是真心看不上这个老农民。
他儿子到底怎麽样还没说完呢,怎麽就嫉妒了?
【嫉妒说不上,寡人也只是好奇罢了。】嬴稷慢条斯理的说,【按照你的说法,你儿子如此优秀,为何那三个“千古一帝”之中,没有你儿子的份儿呢?
但是寡人的政儿是,哎,也说不上是谁要嫉妒谁啊……】
朱世珍:【???】
朱元璋:“???”
陈曦险些没有忍住笑出来。
论嘴贱,还真的是没有人能比得过昭襄王嬴小米的。
【与其说这麽多有的没的,不如讲讲你儿子打天下的过程?】
刘煓听了那话也很不爽。
谁家还没个千古一帝了怎麽的,我们说话的时候也没你这麽骄傲吧?
朱世珍:【……】
他心里安慰自己,这些人都是嫉妒,毕竟除了他家重八之外,没有人能完成从乞丐到皇帝的超越。
但是刘煓这个问题也让他不知道怎麽回答。
【就……就是在外面乞讨的时候,加入了起义军。
哎你们不知道,那蒙古鞑子,根本不拿俺们汉人当人,
再加上那几年年景不好,起义的人可多了。
俺们重八就加入了一支,然后越干越好,最后干成了皇帝。
不光把蒙古鞑子赶回了他们原本在的地方,还给俺们农民做主,做了好多有利于俺们农民的事。】
【所以,怎麽赶回去的,做了些什麽呢?】
原本在其他老祖宗那里都能说个七七八八的事情,到这里就一笔带过了,让衆老祖宗们都十分好奇。
这就相当于讲话讲一半!
而且老祖宗们都是有敏感度的,这种能从乞丐逆袭成皇帝的话题,要是能掰开了讲一讲,对他们的后人一定有好处。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会管朱世珍能不能讲清楚啊,朱重八到底有多不容易啊,着急的都开始主动发问了。
朱世珍:【……】
他多少觉得给自家儿子丢人了,不过这个局面刚开始他就想到了,所以他也没有很着急,慌张了一下就看向陈曦:
【丫头,现在该你说了。】
陈曦已经想到了这次会接手的很早,倒是也没有诧异,淡定的说:【好的。】
*
朱元璋见状很是生气,一巴掌拍在了龙椅的扶手上:“这小女子怎麽这麽不懂礼数,都不让俺爹多说几句。”
他一着急就忘了自己已经是皇帝,说话要文雅一些了。
朱标:“……父皇,皇爷爷确实表达能力……稍微欠缺一些,父皇的那些战役,恐怕就是儿臣都没办法详尽的说明白,
换陈姑娘来讲述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朱元璋也知道是这个道理,但是难得看到他爹,他总是想多看几眼的。
不过……
他神色古怪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标儿,你该不是喜欢这个口无遮拦的丫头吧?”
不然称呼怎麽突然客气了起来。
朱标:“……父皇,儿臣只是觉得,陈姑娘博古通今,说的话都很有道理。
儿臣身为大明的太子,自然要对这为我大明做出贡献的人客气一些。”
朱元璋:“……”
不知道为什麽有点不得劲儿。
好像是被教育了呢。
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
陈曦想了想, 还是决定从头开始讲。
【其实刚刚朱家老祖说的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朱元璋,也就是他口中重八出生的时候, 中原大地并非是汉人的天下,
而是蒙古人的。
当年南宋后期, 蒙古人崛起,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先是和南宋联合灭掉了金国,
之后蒙古铁骑又踏破了南宋的城门,随着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
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 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南宋彻底灭亡, 蒙古人入主中原, 建立了元朝。
之后人被分为了四等, 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这个我之前讲过了。】
衆人点了点头。
【所以在这个时候,汉人被欺压的其实是很厉害的。
再加上元末的时候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的问题越发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再加上这段时间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水灾、饑荒、瘟疫等……
所以可谓是起义频发。
当然了,元朝因为并不是汉人政权,对汉人也不好, 所以整个元朝的起义也此起彼伏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