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在绍兴十一年,金国发现再无力攻灭南宋,準备重新与宋议和了,赵构也就开始狡兔死,走狗烹了。
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那肯定是要干掉的,万一打扰了完颜构和他的金国爸爸和谐友好的关系呢?】
【不过由于岳飞的多次阻挠和干预,韩世忠得以保全。
岳飞就越发成为了赵构和秦桧的眼中钉。
在岳飞已经被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閑职,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閑的时候,他已经是无兵无权的状态了。
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都统制王贵诬陷岳飞,王贵屈从;
又收买张宪部副统制王俊,让其出面首告张宪“谋反”,从而牵连岳飞,并命人代他写好一份告首状。
俊利用张宪出外之机,先将告首状投送王贵。王贵又将此状送交秦桧心腹林大声,林大声又将此状转递到枢密行府张俊的手中。不久张宪来到,张俊便就势将张宪逮捕。】
【虽然有人为了利益出卖岳飞,但是也有人为了岳飞能够悍不畏死。
虽然张俊私设公堂,对张宪严刑逼供让他污蔑岳飞,可张宪却抗住了严酷的刑罚,硬是不说一句污蔑岳飞清白的话。
最后张俊毫无办法,竟捏造张宪口供“为收岳飞处文字谋反”。
岳飞也因此被下狱,此前其长子岳云也已下狱。】
听到自己下狱的时候,岳飞还没什麽感觉。
毕竟他料到了会有这麽一天,只是他觉得有些对不起为自己的清白坚持住了严刑拷打的兄弟。
但是在听到岳云也被下狱的时候,岳飞眼睛忍不住红了。
自己这个儿子有多优秀他比谁都清楚,虽然偶尔会有些对官家不敬的言论,心却是好的。
现在却因为自己的原因害得儿子跟自己一起入狱……
他对他不起!
岳云却很平淡:“父亲不必为儿子不平,儿子本来就是跟随在父亲身后的,即便是和父亲一同下狱也理所应当。
只是那些诬陷父亲的人,还是应当早日铲除才是,否则的话,又怎麽对得起张宪呢?”
岳飞微微点头:“你说得对,来人啊,先将王俊羁押起来,稍后再审!”
“还有便是……百姓何辜啊父亲!咱们是一走了之了,可这被金人欺压的百姓呢?”
“住口!”岳飞心中一慌,大声怒斥岳云,“这话岂是你可以随意乱说的?”
岳云有些不服气,不过看岳飞的眼神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这次并没有以往坚定了。
他也就闭嘴不再多言。
虽然天幕上现在说的应该是他们要被冤屈,甚至被冤杀的情形,可是岳云却很期待。
如果天幕可以让父亲改变心意,以拯救百姓为先,而不是去听那个昏君的话就更好了!
他有种预感,这次的父亲可能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了!
【岳飞在大理寺受审的时候,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甚至袒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来。
其实这个行为我觉得还是……
嗯,有点没意义。
想要害你的人会因为你背上刺个字就不害了?
尽忠是尽忠了,但是现在人家皇帝需要的尽忠是让你去死啊,你露这个算尽忠吗?】
岳飞:“……”
如果从陈曦的这个角度去理解问题,他好像……
还真的不算尽忠了。
【可惜岳飞的“尽忠报国”在别的时候或许没什麽问题,
可是在赵构统治时期已经成了悖论,尽忠是皇帝要他做啥就做啥,报国是做对国家有利的事。
但是他听赵构的话是害了大宋,不听赵构的话是不够尽忠。
在面对赵构这样的跟从金国来的卧底没啥区别的皇帝时,尽忠和报国本来就只能二选一了。
所以哪怕是面对岳飞的表现,原本审理此案的官员何铸为之动容,如实禀报了秦桧,也并没有换来什麽好结果。
秦桧直接换了万俟卨来审理,这个也就是跪在岳王庙前千年的四个人之一。
万俟卨本来就是领命要弄死岳飞的,所以压根上来也不听岳飞的辩解,直接就让他自认。
对此岳飞悲愤难当:“吾方知既落秦桧国贼之手,使吾为国忠心,一旦都休!”
之后任由万俟卨等用尽手段,也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经其子岳雷照顾,才勉强支撑下来。】
【不过这个时候,岳飞活着与否,已经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因为岳飞入狱之后,赵构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
去跟自己的金国爸爸议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