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页(1 / 1)

('

双方互相拍了拍马屁,都是心满意足的继续擡头。

虽然说现在这个皇帝日后会出现很多情况,但是起码现在看来,这个皇帝还是挺靠谱的。

后面到底会出现什麽样的情况才会被那般评价啊?

【开元前期李隆基的宰相换的跟走马灯似的。

宋璟罢相后,张嘉贞接替了他的位置。

张嘉贞善于决断,长于奏对。

没过多久,文武双全的张说又取代了张嘉贞。

在张说的辅佐下,开元盛世发展到了极点。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其实已经对自己的政绩十分满意了,国富民强,是时候搞一搞皇帝们都想要搞的东西了。】

【不会是封禅吧?】嬴稷是时候给陈曦捧了一下。

【不错,正是封禅。

开元十三年十月辛酉日,在张说的主持下,唐玄宗李隆基率百官、贵戚及四夷首领,从东都出发,至泰山封禅。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恐怕觉得自己治下的大唐帝国会一直如此繁荣昌盛下去。

不过张说这麽厉害,也没有能维持住李隆基长久的宠爱。

在他之后,李隆基还是换了很多宰相,

这些宰相就不如前面这几位了,也没什麽好提的。

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是张九龄,是的非常正常的,他也是武则天时期,通过科举制度被选拔出来的人才。】

说到这里,陈曦感慨了一下:【看看,李隆基换的这几个宰相,包括前面我没有刻意提到的张说,

其实都是武则天时期选拔出来的人才。

虽然当时武周一朝的人才够用了,张悦、张九龄等也因为得罪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被贬谪,

不过李隆基创造开元盛世的人才储备,都来自于自己的奶奶。

不然怎麽说武则天的武周时期是“上承贞观,下啓开元”呢?】

武则天闻言淡淡一笑,对上官婉儿道:“婉儿,听到了吗?”

上官婉儿:“……陛下的意思是?”

“那张氏兄弟,找出来,杀了吧。”

人才什麽的倒是不急,这两个男宠却是不能留了。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虽然说李隆基前期选人的眼光精準毒辣, 但是他选择範围却是不知道为什麽被框死了。

也就是说,他选的人其实都是在他奶奶给他留下的那波人才当中。

其他的人才,他似乎看不到似的。】

陈曦感慨的叹了口气:【唐朝的文学作品, 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都是熠熠生辉的。

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盛唐最出名的诗人都在这里。

但是在这些诗人中大部分的诗人都有着同样的困境:怀才不遇。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隐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

这些在盛唐诗坛上响当当的人物, 几乎都哀嚎过几声怀才不遇。

就算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概率未免也太高了些。

尤其是孟浩然, 还写过不少给张九龄的自荐诗。】

说到这里,陈曦便顺便背了一下这个义务教育阶段必备的诗:【这首诗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是这样的: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同样类似的诗句, 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基本上都写过。】

【好诗啊!】嬴稷一拍大腿, 【胸怀壮阔,气势磅礴。

不过这文章写得好, 和治国之事,也并非是一码事吧?】

【是的,其实像高适,他前期虽然怀才不遇, 但是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唐朝的诗人之中, 他算是职位最高的了,最终的职位是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 封渤海侯,谥号“忠”。

虽然如此, 但是高适的本事其实比较一般,也就是赶上了安史之乱的时候,运气比较好。

不过一个人到底适不适合做官,大部分时候还是要看看他上任之后的表现。

还是拿高适举例,他也并不是没有本事,只是没有那麽大的本事而已。】

高适:……

我真是谢谢你了,这话还不如不说。

本来他日后能够封侯拜将,现在可能会大打折扣了。

上面的皇帝并不是个傻的,就算是后期糊涂了,也不会在天幕上说了一个人资质平平的时候,还非要力排衆议用他。

李隆基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向高力士道:“记下来了吗?”

高力士手中拿着纸笔,连连点头:“陛下,方才天幕上所说的人名和特点,臣都记下来了。”

李隆基十分满意。 ', ' ')

最新小说: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 电子竞技存在破镜重圆吗[电竞] 不乖(高H,1v1 强制) 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