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1 / 1)

('

然后是百官、宗室、外戚、四夷酋长,乃至僧尼、道士,纷纷劝进。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 李旦基本上已经是被逼到梁山了。

这皇位他想让也得让, 不想让也得让。

所以李旦也上表请母后称帝,并求赐武姓。

后世还有好多人表示, 孩子跟谁姓不重要,其实从这里就看出来了, 如果不重要,那李旦为什麽在这里表示要随母姓?

这不也代表了,李唐皇室向武周皇室的一个过度吗?】

【在李旦上书后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

武则天方準所请,于九月九日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以洛阳为神都,长安为西京副都,除唐宗室属籍,

李旦被降为皇嗣,複名为“轮”,赐姓武氏,称“武轮”。

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

太子李成器则降称皇孙。

改置社稷,改旗帜尚赤。

十二日,在神都立武氏七庙。】

【这一切结束之后,武周就正式成立了,武则天也终于从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皇帝。】

【但是和所有的男皇帝在改朝换代之后不同,武则天面对的东西要多很多。

一个是因为武周并非是在李唐衰败之后,李唐还是人心所向的,而并非是其他朝代走到末期,风雨飘摇的,就算是皇帝还行都回不了天,

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武则天是个女人。

所以她需要更加强硬的手腕,和更加突出的能力才能平衡这些反对的声音,压制住流言蜚语。

于是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备受后世诟病的酷吏政治。】

【前面的时候武家先祖也说过,武皇陛下在登基之前,就为了这个太后干政的事情,规定了无论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告密的规则,

与之匹配的,便是提拔了一批酷吏。

其中着名的,便有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

甚至是逼死章怀太子李贤的丘神勣也是酷吏之一。

酷吏们一起编纂了一本《罗织经》,如何布置事状,如何步步审讯,如何令其招供,条贯支节,纲由始末均列得清清楚楚,

直接成为了他们的行动準则。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专门设置了不少刑狱来关押反对之人。】

【而且武则天在对酷吏这件事上,是做到了大胆放权的,极为信任。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也是武则天对普通官员的极度不信任。

所以酷吏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编造假话,完全不怕会被发现还是其他什麽,

因为武皇陛下对普通臣子的疑心实在是很重。

当然,后面的事情也足以证明,武则天的疑心是有道理的,可酷吏政治还是让人恐怖到提起都觉得胆寒的程度。】

【比如索元礼,胡人也,天性残忍。

索元礼揣摩到武则天的心意,靠告密起家,被提拔为游击将军,受命专审案件,审理“谋反者”。

当时许多反对武则天的大臣都是被索元礼编织罪证,最后入狱迫害的。

他为罗织罪名、屈打成招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宿囚,简单来说就是白天不许人吃饭,晚上不许人睡觉,同时不断制造噪音,再继续逼问搞垮你的神经。

还比如“悬发熏耳”、“仙人献果”等各种招招致命的酷刑。】

【再比如和索元礼并称为“来索”的来俊臣,

其本出身于混混赌徒之家,趁着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造出了告密制度后,

趁着这股东风,先是冤告东平王李续包庇琅玡王李沖谋反,受到武则天的大力赏识后继续变本加厉。

因为来俊臣审理的案件很令武则天满意,再加上为了能让朝中反对的声音平息,武则天就放任来俊臣肆意迫害,前后牵连夷灭了一千多族。

官员生平只要有微小的过错,就被下狱处死。

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692年,便是他冤告当朝宰相狄仁杰、任令晖、李游道、袁智弘、崔神基、卢献等人意图谋反一案。】

【狄仁杰,那可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代名相,后世对他可谓是推崇备至,就连武则天也相当信任他。

他虽然也是立志于恢複李唐神器,但是对于武则天,也是相当忠心。

尤其是武则天对于狄仁杰可是非常信任的,所以能诬陷这麽一个大臣,就可以看出来,来俊臣的胆子到底有多大了。

但是狄仁杰和其他的大臣不一样,非常聪明,他知道武则天一定不会舍得杀掉自己,索性便认下了谋反的事情,最终也只是被贬谪。】 ', ' ')

最新小说: 不乖(高H,1v1 强制)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