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1 / 1)

('

想着现在的太子,李隆基眼神暗了暗。

至于朱元璋听到这里就直接破口大骂了——他的庙号太好猜了。

“这破天幕,说的什麽屁话!”

朱标:“……”

父皇,你现在就没有克制自己。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个老祖宗很骄傲

不过陈曦并没有在这两人的问题上面多加纠缠, 而是继续道:【说一个很有趣的点。

在李世民死后,他入葬昭陵,所以在大唐有了一个很新颖的伸冤方式, 那便是哭昭陵。

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须到唐太宗的墓前哭诉。

是的, 不是滚钉板,不是求神拜佛,而是在李世民的墓前哭诉。

他们相信这位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 打下了大唐天下的皇帝,是会给自己做主的,哪怕是他死了。

这样的人格魅力, 即便是在千古一帝之中,那都是独一份儿的。】

【而在李世民为秦王之时,大破刘武周, 其将士们为了庆祝, 遂以旧曲填入新词, 为李世民唱赞歌: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鹹歌《破阵乐》, 共赏太平人。”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又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 称之为《秦王破阵乐》。

这首歌的乐曲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在唐末的时候, 黄巢的军队攻入了长安。

这个时候的唐王朝天子也已经放弃了长安,学着自己的祖宗唐玄宗, 狼狈的逃离了,只留下了少数残兵。

各地节度使已经被权利养大了胃口, 此时纷纷作壁上观。

凤翔节度使郑畋有心报国,奈何此时军心涣散无心迎战,就连监军这样的人物都来迎接黄巢军队的使者。

所以无奈之下,郑畋便决定投降了。

既然是投降而非战争,那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场宴会来庆祝一下。

于是这个时候,《秦王破阵乐》响了起来。】

李世民愣了一下,这个时候……

【没有经历过的人,并非大唐的人,或许不知道《秦王破阵乐》对这些人来说代表了什麽。

只是那日,本来已经投降了的将士们在听到《秦王破阵乐》后泪流满面。

黄巢的使者没有办法理解这种情况,一时之间呆愣当场。

幕客孙储这个时候连忙站出来解释,说是因为节度使郑畋风痹没有参加这场宴会,所以将士们太过难过了。

——因为自己属下们都要投降,郑畋气的话都不说了,更不用说来参加什麽投降的宴会了。

黄巢使者对于这个答案可能并不相信,但是一时之间,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答案了。

所以他还是表现出了对这个答案的满意,宴会继续进行了下去。

酒足饭饱之后,第二天一早黄巢使者便离开了,要向黄巢去彙报这个好消息。】

【但是《秦王破阵乐》的风波远远没有过去,

宴会的这一幕传到了民间,“民间闻者无不泣”。

于是整个凤翔地区都被惊动了,老百姓纷纷表示愿意同朝廷、凤翔军共进退,跟黄巢抗争到底!

郑畋趁机联络周边,最终在凤翔聚集了近十万守军,并且在黄巢第二次派使者前来催降的时候,将使者斩了祭旗!

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也为已经日薄西山的大唐,再次延续了三十年的寿命。】

李世民闻言泪流满面。

“朕……何德何能啊!”

虽然陈曦只是在讲他的时候顺便提到了这个故事,并没有说那个时候的大唐是个什麽景象。

但是李世民又不是傻子,一个王朝末路的时候会是什麽样的荒凉他很清楚,史书上写的太多了。

尤其是他的子孙,还抛弃了大唐的首都,抛弃了还留在那里的百姓和将士。

可是就这麽一首小小的乐曲,却能让这麽多人为了自己,再为大唐拼一次……

他何德何能!何德何能啊!

看着突然就眼红了,眼泪刷刷流下来的皇帝陛下,贞观群臣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要说些什麽。

几百年后,在大唐风雨飘摇之际,居然还有这样的将士愿意忠于大唐。

——或者说,是忠于李世民。

这一点足够让所有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可是他们的陛下啊!

是跟他们一步步将大唐从满目疮痍建设起来的陛下啊!

现在他们的大唐还没有天幕上说的那麽好,但是有了陈曦说的话,他们与有荣焉!

李昞尤其是如此。

他和李世民一样眼皮子浅,此时虽然没有李世民哭的那麽夸张,却也是老泪纵横。 ', ' ')

最新小说: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 电子竞技存在破镜重圆吗[电竞] 不乖(高H,1v1 强制)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