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的李家,丝毫没有造反的意思,否则让杨广直接被突厥干掉,我们李家打着为先帝报仇的旗帜,岂不是更名正言顺?】
这话倒是不假。
【你倒是不必说那麽多,那杨坚既然是篡了人家的位得来的江山,应该也有自家江山迟早不保的準备。】
嬴稷慢条斯理的说:【这点我秦国的王就每个都有準备,强则强,弱则亡。
如果丢了国,那思考的是自己有没有本事,而不是别人够不够仁义。】
说着,他嗤笑一声:【如果当真希望自己的国家不要被篡位,那当时他又为什麽要篡位别的国家呢?
他只是个人,又不是天王老子,连我政儿都没办法保证国家不变,他又算什麽东西。】
衆人:【……】
嬴家的老祖宗是真的不把别人当回事啊。
不过他们也是真的有本事,即便这麽说了,也没人好意思再反驳什麽。
毕竟没这位老祖宗的努力,他们可能就不是什麽皇帝,而是唐王,隋王了。
【总之隋末大乱,造反的人是一群一群的。
我儿李渊一开始并没有要造反的打算,只是隋朝命运已经终结,世民又鼓吹我儿起兵,
我这个儿子啊,自己的本事也是有的,只是在这样的时候,他的本事就很不够用了。】
【好在,我儿生了两个好孩子!】
两个!
李世民定然是其中一个没跑了,但是剩下一个,会是他们谁呢……
李建成和李元吉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的鄙视了对方,觉得还是自己比较厉害。
李渊:“……”
他就没有别的优点了吗?为什麽父亲只说了他生的孩子好,他自己就不行吗?
当年他确实犹豫了,没有决定要不要起义,可是最后决定起义的,不还是他吗?
世民一个小孩子,那时候能懂什麽?
如果不是他这个唐国公做了决定定了乾坤,哪有现在的李唐江山?
而且,父亲不是已经收到了他的供奉吗?怎麽没有多夸夸他,反而是说了一堆有的没的。
李渊心中愤愤不平,但是因为这是自己的父亲,又没有办法像之前一样,直接开口顶撞。
——自从汉朝开始定下以孝治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顺就成了每一个人压在身上的大山。
李渊当然也是。
现在全天下人都能看得到李昞对他的评价,哪怕不是全部是夸赞的,他也不能说什麽。
因为这是他的父亲。
往常他用这个压制李世民和李建成压制的有多快乐,现在就有多郁闷。
李昞在天幕上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的同时还有点纳闷。
死了这麽久了,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类似活着时候的反应。
也不知道是为什麽。
不过这点小事并没有打扰李昞继续说下去的兴致。
因为刚刚说的都是隋朝,现在才是正儿八经要炫崽的时刻啊!
前面听嬴稷说嬴政,听刘煓说刘彻的时候,他可着急死了。
大家的子孙后代都是千古一帝,谁比谁差点啊!
现在可算是让他发挥的时候了,李昞可兴奋得来!
而且旁人炫耀的那不是子孙就是媳妇儿的,他炫耀的,可比他们还厉害一点!
【旁人生的,那都是厉害的儿子。
我儿呢?不光生的儿子厉害,生的女儿也厉害!
他除了二儿子世民之外,三女儿也是很厉害!
就是这一儿一女,为我儿打下了大唐的江山!】
此话一出,李渊的朝堂上一片哗然。
他们万万没想到,世祖皇帝陛下居然会如此盛赞一个女子!
虽然……
虽然三公主殿下,确实是为李唐立下了不少功劳,可她是个女子啊!
一个应该回家相夫教子,恪守女德的女子。
……
哪怕天幕七日前刚刚骂了写出《女诫》的班昭,但是并不妨碍男人们还是觉得班昭说得对。
天幕这家伙,影响人不小啊。
不过柴绍却是愣了一下。
自己的夫人,原来也被天幕上的老祖宗们这麽重视啊……
只是很可惜,为什麽世祖没有活着,否则的话,三娘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当然,现在有世祖说的这些话,可能也不会再有之前的情况了!
柴绍目光灼灼的看向天幕。
*
【我李家的儿女,最闪烁耀眼的便是这兄妹二人了。
自从世民劝说渊儿在晋阳起兵之后,他就成了唐军的主力军,首战便攻下了西河。
攻下西河之后,渊儿便将世民封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