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仲德觉得陆炳乖巧的不正常。
饭后,陆琼文和陆瑞文都準备去衙门点卯,看着陆炳还坐在一旁喝茶,陆琼文皱了皱眉头,“你已经销假了,怎麽不去衙门?”
“我今日不去衙门,请假了。”
“这才去几天?为何请假?”
“有事。晚上你就知道了。”陆炳搪塞父亲。
陆仲德听着他们说话,没吱声。
陆琼文两兄弟走了。
他们走后一炷香的时间,锦衣卫陪着司礼监两位太监到陆府宣旨。
陆仲德陪着孙子接旨,从一早就悬着的雷,终于落了下来:
锦衣卫指挥同知陆炳,收複南方之行中护太子有功,现擢升为锦衣卫指挥使。北方边境纠葛不断,现封陆炳为征北将军,随三边总督武经纶,一同前往三边。驱蛮夷,守边关。
陆炳接了旨,管家给宣旨太监送了荷包。
陆炳与太监寒暄了几句,送他们出府。
如果说陆炳那顿家法是这件事的开始,那麽这道圣旨便是一个段落的结束。
这道圣旨不是弘庆帝的意思。弘庆帝之前大封功臣,唯独没有封朱潇和陆炳,陆仲德就猜到了,这是弘庆帝故意留给陈简策的。意思就是,你的人,你来赏。
陆炳昨夜深夜离宫,晋升不会是他求得,去三边一定是!
征北将军,是要上阵杀敌的,和南方之行完全不同。
在陆炳送人回来时,陆仲德已经把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想明白了。
“跪下。”陆仲德看着陆炳。
陆炳没迟疑,掀袍子跪下。
选妃
陆仲德面沉如水,“你自荐去三边?”
“是。”陆炳跪着,却内心坚定。
“为什麽?我们陆家缺这份功劳吗?”
“我缺。”
“为了一个不知在哪里的人?”
“我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你的姓氏就是你的价值!”
“他就是因此离开我的。他喜欢我与我的姓氏无关,他离开我却是因为我的姓氏。”
“说明他识时务,懂进退。”
“祖父!以他在南方的功劳,若是他回京,殿下最低封他一个四品官,保他一生衣食无忧!他放弃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因为陆家!”
祖孙二人,陷入了沉默。
陆仲德没有认真思考过孟垚有功这个事,孟垚的出身,注定了陆仲德的态度。而且,还是个男人。
见陆炳这个激烈的态度,陆仲德也知道,这件事是很难如他的愿了。
反正孟垚人也不在宸京,继续争论这个没意义。
陆仲德缓了口气,稳着语气,“什麽时候走?”
“现在就走。”
“东西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
陆仲德拄着手杖站起来,看着门外,“走吧,我送你。”
武经纶的亲军在前,武仕伴在马车附近。队伍行进到宸京城门外十里处的长亭,停下了。
武仕在车厢窗口处说道:“主子,西平侯世子在长亭里。”
显然,沐青云在等武经纶。
武经纶和沐青云坐在亭子里。
掌都递给武仕一个箱子。
武仕没接,等着武经纶指示。
武经纶看着沐青云擡了擡眉,沐青云笑着说:“不敢送老师别的,是我从沐府带来的药材,适合老师的伤。”
“有心了。”
听了武经纶这句话,武仕接过了箱子。
“老师要走了,有什麽话要提点学生吗?”说完,沐青云做贼般小声道:“我爹让我问的。”
武经纶微微翘了翘嘴角,“等着就是。”
“得嘞!”沐青云还是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
“霄汉,”武经纶叫他的表字,沐青云等着他后面的话,却见武经纶只是看着他,欲言又止。
“这麽难说吗?”沐青云笑着摇着他的扇子。
武经纶摇了摇头,换了一个话题,“每年来几次宸京,殿下喜欢听你说话。”
“好。”沐青云也不追问刚刚武经纶想说什麽。
“章台的人在鹿城,你给照看一二。”
“好。”
“你说,孟垚在鹿城吗?”
沐青云哈哈笑起来,“老师你在考我?”
“没有,随意说说。”
沐青云拿扇子遮住了口鼻,“那我不答了?”
武经纶微微笑了笑,“可以。”
沐青云回城,武经纶站在亭子里,望着北边高高的城门。
从南方归来至今,半月的时间,他只见了陈简策两次。
他不想激怒弘庆帝,也不想陈简策在登基前有不好的流言出现。他不进宫,也不让陈简策出宫。当初去做得时候,毫不犹豫。面对弘庆帝也毫无退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