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学峰和徐敬修进城的时候,见到了倭寇使用的火器。
苏宫明看着吴学峰,“你觉得武经纶通倭吗?”
吴学峰摇摇头,“昨晚殿下说了,宁海港口打得很惨。”
“昨晚,卢冠南和武经纶的人,至多有两千人。”徐敬修说道。
从五千六百人,打到只剩两千人。说武经纶通倭,说不过去。
“那火器就只能是来自北方。”苏宫明说出了三人在心里盘旋的结果。
这个结果,对于苏宫明来说,比“通倭”更可怕。
“如果火器来自北方,那麽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能串起来了。那罗身死、杨司昌死、王应堂死。所有的事情,都有利于北方。”苏宫明慢慢从塌上下来,在屋里踱着步,“斩断朕的外部结盟,恐吓降臣降将,瓦解朕与你们几个人的关系。如今,武经纶和卢冠南带着宁海卫出逃沐府,给朕一个巨大的缺口和威胁。步步为营,没浪费一步棋。”
天色微明时,禁军带着李元风和徐敬修返回南京城。这一路上,伤口的疼痛让徐敬修异常清醒。刚刚苏宫明的这段分析,他已经推算了好几轮。每一轮都是这个结果。
但,只要他不说,苏宫明猜不到陈简策身上,因为,陈简策的身前挡着一个武经纶。
假设所有的事情都是武经纶做得,合情合理。
不过是武经纶卧薪尝胆蛰伏五年,厚积薄发的结果。
果然,只听吴学峰说道:“武经纶辜负陛下这五年的厚爱。”
“不留恋已经离开的人。我们说说接下的事。”苏宫明语气严肃,令吴学峰收紧了精神。
“济兴,”苏宫明叫了徐敬修的表字,“你留在南京,协理政事。好些事情,朕要与你们商议。”这是点徐敬修入内阁的意思。
“臣惶恐。”徐敬修似要下床谢恩。
苏宫明拦了他,“免礼了。你别动,好生养伤。”
苏宫明和吴学峰在李元风的寝殿门口站了一会儿,吴学峰说道:“葛赞成了瑶族的新任首领。因刀木旦对葛赞的支持,那罗的两万土司兵归顺了葛赞。”
苏宫明点点头,“朕之前也猜到了会这样。”
“葛赞说,葛月回去后和他大闹一场,说自己被骗了。因此,我也不好再提联姻之事。”
苏宫明点点头。
吴学峰接着说:“我和葛赞说,我们合作打下沐府和南沽,陛下承诺给他封侯。葛赞当时点点头,但一直不提出兵的事情。后来的几天,葛赞早出晚归,我很难见到他。有一天夜里,我看到刀木旦从葛赞家离开。”
苏宫明皱紧眉头,刀木旦和葛赞一旦团结起来,只会更加麻烦。
苗瑶两族,一直是大夏南方的不稳定因素。
苏宫明造反以来,在苗瑶这里也是接连遭遇困难。
如果没有武经纶和卢冠南出逃的事情,合作不来就硬攻。
现在,武经纶和卢冠南去了沐府,沐府与苗瑶相邻。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二日,吴国内阁宣布了两道谕旨。
“梧灵伯、南梧布政史徐敬修,升任户部尚书,晋武英殿大学士,协理政事。”徐敬修正式入阁,掌管吴国钱粮。
“全国五个行省,加征‘练响’,征兵二十万,以抗倭寇祸患。”
也是在这一日晌午前,陈简策到达鹿城。
武经纶不想陈简策太辛苦,与沐盛商议,在鹿城停驻三天。
陈简策小睡醒来,听到武经纶和陆炳在门外说话。
见陈简策出来,武经纶说:“出去走走吧。”
“好。”陈简策高兴得见牙不见眼。
生日
沐盛退了,武经纶陪陈简策到鹿城街上溜达,武仕在后面跟着。
上次在湘城买了三种糖水点心,陈简策吃得很高兴。等武经纶来接他下车的时候,他还诬陷孟垚多吃了他的一份。
孟垚在一旁只得点头。
武经纶装不知道,“殿下说得是。”
鹿城比湘城大,也比湘城繁华。
自从沐家封在南柔,整个南柔都很富裕。没有内忧也没有外患。不管是城还是镇,安居乐业。
沐家太夫人的祖父就是商人,代代经商,如今治理南柔也重商。
因而,鹿城虽小,商业繁茂。
陈简策挨个店铺去看看,粮米铺子、绸缎庄子、首饰铺子、赌馆,还看了一间鹹菜铺子。
路过一家青楼,武经纶说:“再没有什麽青楼能比得上章台。”
然后,陈简策就转去了青楼旁边的酒铺。
最后,日落西山,武经纶带陈简策去了一家酒楼。
武经纶定了三楼的一个厢房,打开窗户可看到下面的湖。华灯初上时,花船在湖上游来游去,每条船都有歌姬表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