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酒厂各项事务熟悉了之后,比以前更加赚钱了,宁啓还给做的久的工人涨了工钱,每天多二文钱,至于刚来的工人,等他们熟悉了之后,工钱也会慢慢涨上去。
忙活过了这两个月,将酒厂的各项事务梳理完毕后,酒厂又走上了正轨。
四套蒸馏设备,加上新招的工人,酒厂总算又重新有了库存,即使这段时间时常有走商过来购买高粱酒,库存也足够,再也没有发生让走商等着生産高粱酒的情况了。
酒厂的工人越来越多,宁强一个人管着有点吃力,虽说酒厂的各项事务都已经梳理完毕,但是宁啓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直躲在家中躲懒了,隔三差五得到酒厂中去,看看酒厂的情况。
人多了起来之后,春哥儿也一直在适应账房的工作,突然多了两条生産线,需要记的东西不是一般的多,春哥儿一个人渐渐有点力不从心,宁啓也需要去帮助他。
至于郑云,倒是没有关系,本来他空閑的时候,就会一直到酒厂帮宁强。
过了一段时间,宁强和巧哥儿一起将酒厂的账务渐渐理顺之后,宁啓和郑云一起到镇上又找了一位账房。
这位新账房名叫高华,家里也不是石桥镇上的,是其他村子的,他从小便读书识字,在考科举成绩不好之后,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便果断选择了在镇上做账房,十来年间换了两个雇主,都是因为店铺经营不善倒闭。
前段时间,他所在的那家饭馆开不下去了,他才重新开始找活干。说起来这饭馆开不下去,还和悦来酒楼有点关系,因为镇上有钱人大部分都去了悦来酒楼吃饭。
至于其他人,既然咬咬牙出来吃饭,也希望吃好的,镇上其他饭馆的生意自然就没有平时好,加上这家饭馆味道不如另一家和他价格差不多的,自然就开不下去了。
宁啓和郑云知道他,还是现在悦来酒楼的掌柜介绍的。他们本就让掌柜帮他们留意,这人在镇上挨着店铺问,也问了悦来酒楼,掌柜知道后便让他到石溪村找宁啓。
高华是知道石溪村的,石溪村的蒸馏酒,现在在镇上也很出名,他过年的时候也会咬牙买上一坛。
并且走商来石溪村买蒸馏酒的时候,都要经过镇上。镇上看着一车一车的蒸馏酒往其他地方运去,都知道,这蒸馏酒在其他地方也卖的很好。高华觉得能来到这里做工,一定不会像以前那样,店铺一倒闭,自己就要重新找活计。
竹笋
于是高华便来到了石溪村, 找到宁啓,商谈之后,宁啓给他开的工钱比镇上还高一点, 并且还提供宿舍和一日三餐,高华便立即决定来酒厂做账房。
而宁啓在和谈了之后,觉得他还比较合眼缘, 也当即决定就让他来试试。
招到高华之后,宁啓先是教给他这里的记账方法, 等他熟练学会了之后, 才让他去帮春哥儿。
高华第一次见到春哥儿的时候, 觉得东家在开玩笑, 让自己跟着一个没成年的小娃娃, 自己做了账房那麽多年,怎麽也不应该,很不服气。
宁啓也没有和他争论,只是跟他说让他不要小瞧任何人, 在这里干几天再来提意见,要是几天之后还不服气, 大可以离去。
春哥儿知道高华对他不服气, 也没有多说什麽,只是让宁啓不用管,他自然能让这账房服气。宁啓看春哥儿这麽自信, 便将人交给他就走了。
果然, 没几天,宁啓再次到酒厂去看他们的时候, 高华已经完全改变了对春哥儿的态度,对着宁啓差点把春哥儿夸出一朵花儿来。
宁啓看他们这样, 便也不担心了。
有了另一个账房,虽说宁啓还是需要时常去酒厂查看酒厂的情况,但比以前轻松多了。
酒厂的情况彻底稳定之后,连翘也快要成熟了,宁啓便写信给宋寒,让他派人来收连翘。宋寒收到信后,很快便给宁啓了回信,约定九月上旬来石溪村收连翘。
在收到宋寒的回信之后,宁啓和郑云便开始请人摘连翘,以便宋寒来的时候直接能把连翘拉走。
今年连翘一共摘了四千五百二十三斤,卖了一百六十八两银子。
宋寒来收连翘的时候,听说石溪村和其他几个村子都种植了连翘,很是高兴,和宁啓约定以后这些村子的连翘都卖给他。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第二年春。这已经是宁啓穿越过来的第五个年头,今年宁啓二十一岁,郑云二十二岁,两人都越来越成熟。
二三月份,是春笋最好吃的时候,这时候春笋刚刚冒头,吃起来很嫩。
石溪村旁边的山上有一片很大的竹林,里面的竹子长成有鸡蛋粗细,春笋都是细的那种。村里人一到这个时候,就会到山上挖春笋,拿回去炒了水之后,切成笋丝直接炒了吃,或者将笋丝晒干,刚到冬天没菜的时候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