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个人每次打饭的时候,眼神碰到一起,彼此都面红耳赤。
当然,郑云知道的版本没有这麽详细,但是他讲完之后,宁啓还是忍不住感叹,这两个人的爱情简直太纯粹了,好像喜欢一个人就是这麽轻易。
------
宁强倒也说道做到,晚上回家之后就和爹娘坦白了。
宁柱子和王桂花本来今年也準备给宁强想看人选。听到宁强有喜欢的人,还是隔壁的巧哥儿,两人更是高兴。
巧哥儿基本也是他们两个看着长大的,脾性也很好,两人都很喜欢。
王桂花也是行动派,第二天就找到了隔壁村着名的王媒婆,让他去吴二牛和三花婶家里,代王桂花询问他们的意思。
“你们放心,这事我一定给你们办的妥妥的。”王媒婆听到这个情况之后,笑的合不拢嘴。
她本来就是这十里八乡最好的媒婆,他敢说她说不成的媒别的媒婆一定也说不成。
况且目前看来这两家孩子似乎都有意思,这门亲事落在她手里就基本代表已经成了。
没一会儿,王媒婆就回到了宁柱子家里,王桂花赶快迎上去:“王媒婆,怎麽样,他们家答应了吗?有没有什麽要求?”
虽说两家关系一直很好,两个孩子也都有意,这门亲事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但是没有确定下来之前,王桂花还是提着一口气。
王媒婆坐下,喝了一口水:“放心,答应了,人家一听是要和你家结亲,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问了孩子之后,看孩子也愿意,都没问条件就答应了,说是知道你们为人。”
王桂花悬着的心定了:“那就好,那就好,说了我们五天之后去下聘礼了吗?”
王媒婆:“说了说了,我办事,你放心。”
这个提亲来的突然,宁柱子和王桂花还没有準备聘礼,需要几天时间準备,就把下聘礼的时间定在了五天后。
王桂花拿出提前準备好的银钱:“这是辛苦钱,你拿着。”
一般请媒人都要给一定的银钱,这王媒婆是这附近出名的,自然要的贵些,不过现在家里也不在乎这些。
王媒婆退回了一些银钱:“你们这门亲事,我都没费什麽劲,就不收这麽多了。”
“这是大喜事一桩,还是要恭喜你们,其他没事,我就先走了。”
王桂花起身相送:“王媒婆,慢走。”
“娘,怎麽样?”宁强晚上回来,就迫不及待的询问。
“成了,五天之后去下聘礼,这几天,我和你爹準备一下聘礼。”王桂花回道。
宁强听到成了,这几天一直乐呵呵的,是人都能看出来他要有喜事了。
宁啓和郑云在酒厂看到他,看他这麽高兴,就知道这亲事成了。
五天后,除了春哥儿和小花,宁家人全部都出动,到吴二牛和三花婶家里提亲。
吴二牛一家人也是早早的等在门口。
“二牛,今天我带着我家大强来提亲了。”宁柱子看到吴二牛他们率先说道。
宁柱子:“郑云,啓哥儿,和我一起将聘礼搬进去。”
宁柱子和王桂花準备的聘礼很丰厚,有布匹、粮食、酒水、猪、羊等。
“亲家,请看我们的聘礼。”聘礼搬进去之后,先让吴二牛和三花婶过目。
“除此之外,这是我们的聘金,二十两银子,还有两亩良田。”王桂花从怀中掏出银子和地契,递给吴二牛。
吴二牛看到聘礼这麽丰厚,高兴的合不拢嘴:“那我们就手下了,亲家。”
虽然知道宁家聘礼不会少,但也没想到这麽多。
他们也不止是为了能收到这麽多聘礼高兴,还因为这代表着宁家人重视他们巧哥儿,巧哥儿嫁过去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而高兴。
接下来就是根据两个当事人的生辰八字算一下婚礼的日子。宁强和巧哥儿从刚才开始就没有说过一句话,这两个人现在一对视就脸红。
两家都不急着办婚礼,就想把日子定在明年。
请的先生根据他们的需求算了两个日子,一个是明年的四月十二,一个是十月初二。
两家商量以后,选了四月十二作为婚礼的日子。
中午宁家一家人都是在吴二牛家里吃的饭,这是这里的习俗,下完聘礼之后要在女方家里吃过饭才能回去。
两家结亲这个消息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石溪村。
宁家下聘礼的这天早上,很多到酒厂做工的人,路过宁家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聘礼。
他们从没见过谁家有这麽丰厚的聘礼,就问了一嘴是和谁家结的亲。
不出所料,是吴二牛家的巧哥儿。厂里的人对他们之间的感情都很清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