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称是陈昌派来的刺客则说,陈将军记恨卓凭舟,更恨江东不愿与他结盟,于是让刺客来江东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
明瑛觉得他们的供词半真半假。
可也正因此才真假难辨。
越王与雍徽元的战况正胶着着,他恐怕腾不出手来江东添乱。
而陈昌,即便他想要渔翁得利,但也不会是现在动手。
明瑛去看了那两个刺客一眼。
他们满身鲜血的被挂在刑架上;因为怕他们没吐出有用的东西就轻易死了,军医就给他们简单的止了血。
两人被分开审问,明瑛先看了那个自称是陈昌派来的刺客。
“北城的陈昌派你来行刺的?”明瑛问他。
刺客艰难的擡起头看了他一眼,就声音沙哑地说:“陈将军让我来找卓凭舟。大人饶命,我真的没想行刺的,我只是想来找卓将军……陈将军说了,只要能找到卓将军,就会给我家里一大笔钱。”
明瑛打量着他:“陈昌没有告诉你,卓将军现在在新安吗?”
刺客连忙摇头:“陈将军不知道卓将军在哪里……”
“看来你是不打算说实话。”明瑛话音刚落下,兇神恶煞的行刑人就扬起鞭子在刺客身上抽出一条血痕:“还不快从实招来。”
“大人,我说的都是实话啊。”刺客忙道。
他坚持说是陈昌恨江东不肯和他结盟,还收留重用了和陈昌有仇的卓凭舟,才想要报複他们。
并且他还言之凿凿,说陈昌让他们带了僞造的信过来放在卓凭舟的营帐里,再谎称卓凭舟和永安首尾有私,要将卓凭舟置于死地。
“信呢?在哪?”行刑官立刻追问。
“在我的同伴身上。”他忙不叠地说,“他跑了。”
那就是没有证据。
这还是没有一句真话。
明瑛就道:“逃跑的两人已经找到,一人死了,一人已经抓回来了。他们身上没有找到书信,他还说是朝廷派你们来的,可否要让他和你对峙?”
刺客好像懵了一下,似没想到他的同伴会这样说。
“看来你也不会说真话了。”明瑛就直接对行刑官吩咐道,“将他拖下去处死吧。”
两个行刑官就上前将刺客从刑架上解下来,拖着他往外面出去。
营帐外面的阳光明媚得让他几乎睁不开眼,但他还是看见不远处一个一瘸一拐的背影朝外面走去。
就像某根神经突然被触碰到,刺客突然向架着他的行刑官大喊:“我招,我招,我都招。”
但是行刑官不为所动。
“是小安阳王。”刺客垂死挣扎地道,“小安阳王让我们来溪林将明大人掳走,只要我们能将人带到南楚,就给我们每人一千金。”
以防他们不相信,刺客还说出小安阳王已经提前支付给他们五十金,用做来回路上的盘缠;他们来到江东境内,就将十两金子换成了碎银两,另外四十两金则换成银票,就连在哪家当铺换的都说得清楚。
既是在江东境内,就没有查不出来的。
不过小安阳王……明瑛都差点忘了他。
等行刑官将他重新拖回来后,刺客才继续说,小安阳王给了他们明瑛的画像,他们来到溪林后在驻军营帐附近潜伏了一旬左右,昨晚刚準备下手,没想到就被巡逻兵抓到了。
他们也并不是南楚暗探或小安阳王的死士,而是小安阳王高价招募的江湖高手。
明瑛也在思索着这人的话有几分可信。
想要验证他的话并不难,只需要派人去云州一问便知,但来回也要耗费几日。
他和小安阳王雍颖唯一的仇怨,便是当初他故意引诱小安阳王带他去到新安,然后用假情报骗得小安阳王误以为拿到夏王叛国的真凭实据,导致他们提前动手将雍黎杀了。
等小安阳王发现他不见了,也能回过味来发现这是一个局。
现在小安阳王想要派人来弄死他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之前他疑心过这些刺客有可能是永安、楚都、越王和北城派来的,唯一没有想过会是小安阳王私募的人。
明瑛就用他的话再去套另一个自称是越王派来的刺客的话,最后诈出来的信息,包括小安阳王给他们的募金等细节说辞都对得上。
既然是小安阳王派来的人,明瑛就继续审问他们,除了昨晚行动的他们五人,是否还有其他同谋?以及在他们之前是否还派过其他人来江东?
对方既是为钱财接受了小安阳王的招募,明瑛就同样以利诱之。
他告诉刺客,只要他们能给他提供信息,他们不但不会追究行刺之举,还会给他们钱财酬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