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1 / 1)

('

江东和北城已经达成盟约,并不需要这桩亲事来增添联姻。

而待到日后江东和北城的盟约不再,这桩亲事便是累赘。

等将消息放出去后,叶沅才携着逢安郡主回去相谈许久,军中衆人见此才略为放心。

叶沅此次来樾州,除了处理谣言之事,也为了核定北防线的布局。

绵山就要开战了,晋军来势汹汹,他们不愿做最坏的打算。但为了稳住江东,哪怕是在失利后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都要经营布局好后方。

等到布局好北防线,叶沅就要奔赴临阳了。

北防线东起宜城,西到宁州,以邻城为界驻兵巡逻,严防敌军绕过防线。

若城池遭到袭击,以天灯篝火为号,寻求援兵。

只是他们谈到晚间都未能将方案谈妥。

宁州副将常应提议要将防线拉到云州,这样也可以和驻守新安的蒋文安彙合上,否则一旦晋军要突破北防线攻打江东,宁州就会成为敌军的集火点。

蒋文杰却指责常应是将战火引到新安:“现在新安本就是水深火热,我堂兄在新安忙得焦头烂额。你们再将晋军引过去,楚国藩王就有机会和晋军搭上线了。”

“这也并没有说将晋军引到云州。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常应被蒋文杰的语气吓得哆嗦了一下,才连忙解释道,“况且楚国本就乱象四处,根本不会有心思来管新安的情况。”

这话蒋文杰更不爱听了,差点没和常应动起手来。

还是其他人拦着才将这两人分开。

蒋文杰气得就向叶沅道:“阿姐也为我们评评理。”

“大嫂,我说的也是实话。”常应也同叶沅说道。

“先不说新安的事。”叶沅一锤定音,但她还有另一个顾虑,“但是中都诸城的驻军都不过数千,若晋军分而击之,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明瑛倒认为这样更好,这正是求之不得的结果:“北防线上有七座城池,防线后还有中都五城,再往后还有江东援军。对方又有多少大军?晋军的主力都被牵制在绵山,而余下不过百千人之衆,并不足为虑。”

敌方攻城,我方守城,敌方便要以数倍于我方的军力才能攻下城池。

除非临阳失守,十万晋军从绵山倾泻而出,否则就过不了北防线,更不能威胁到江东。

而待到临阳失守,残军也能退守中都休养生息,以待来日卷土重来。

叶沅望着地图许久,才缓慢地点点头:“此事你们做主便是。明日我需带虞州的一千驻军赴宜城,以防敌军趁临阳大战之际迂回攻打宜城。待到布好防线后,记得抽调补虞州的驻军。”

只要确定好了北防线的东西沿线,余下的便是布局巡逻兵及篝火传信等详细诸事。

时辰已经不早了,大家就先散去。

明瑛出来时,擡头看了一眼皎皎孤月,就听见后边传来常应似是同叶沅说话,恰好提到了他的名字;总不过就是说他从未上过战场,不过是书生纸上谈兵,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能就交给他来安排。

明瑛没有再细听他们说的什麽,便先回去了。

现在晋军驻于陈城,战火还继续在弥漫;如今还没有前线战报,明瑛担心不已。

尤其是如今他就在樾州,而他清楚的记得樾州之困的惨状。

北防线,最初便是他这一世重新回到江东后,为了解决樾州之困,而制定出来的策略。

师父说过,樾州之困,唯一的破局之法只在外面。

一旦被困死了,只能拼死向外面求援。

于是北防线应运而生。

这条防线既能发觉一切想要突围前往江东的敌军,也能防止中都诸城被围困而无法求援。

现在只有大致的布局,详细的方案还要再因地制宜地敲定。

回去后,明瑛又对着中都的地图思索许久,直到将近寅时才睡下。

次日一早,叶沅就带兵从樾州啓程赶往宜城,逢安郡主亲自送她出城。

回城后,逢安郡主就立刻召集尚在樾州商议北防线之事的驻军副将,议定从临近虞州的城池抽调援守虞州。

洛城作为中都首城,抽调不出驻军;而樾州、宁州等城池都是临近临阳,也不宜调动。

便只能从靠近虞州的南线守城抽调驻军。

逢安郡主发调兵令后盖了军印,然后派人急送到中都各城给驻守将军。

明瑛继续和几位守将商议各城的防守策略,直到五日后才总算定下策略。

待诸位守将离开樾州后,樾州这边也着手安排起巡逻之事。

江东也持续往临阳运去粮草,到九月前线也送回了捷报,他们在绵山大败晋军,并夺取了陈城。 ', ' ')

最新小说: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 地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