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刚想向卫岚质问, 卫岚却快步朝着游廊尽头走去,他犹豫了一下正欲跟上去, 却有一个侍从过去附耳与莫深说了什麽, 莫深脸色骤变便与那人一同过去。
卫岚刚从游廊尽头转过角,就看见明瑛正站在廊下, 见到他就轻笑道:“秦大人,恭候多时。”
“阁下……是在等我?”卫岚已是隐有不安。
便听见明瑛轻声说:“当初在叶利城一别,未曾想会在此再见到秦大人。”
这种不安的预感得到了证实, 卫岚也不愿别人知道他这个副使是假身份, 只能硬着头皮道:“阁下所说的, 可是去年七夕之时?皇帝陛下决定与密令联姻, 派我等迎公主回来。”
许是因为担忧身份暴露,卫岚一时心急,才多解释了两句。
楚国与密令联姻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华瑶公主也到了楚宫,即便在晋国这也并非秘事;毕竟当初卫岚和华瑶公主在叶利城就曾经被晋国拦截追杀过, 也便是去年七夕砸了客栈的那伙人。
只是卫岚回想起在叶利城被追杀的经历,却突然愣住了。
他想起来, 好似确实在叶利城见过此人。
这让他又有些忐忑,不知道明瑛究竟知道了多少,就听见明瑛又似并不在意地道:“那想来是我认错人了。当日我们在叶利城所遇之人,好似乃是密令的二公子,便是这和亲公主的亲兄长。不知秦大人可曾见过他?”
卫岚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落入了陷阱。
无论他说见或未见过,对方都有坑在等着他。
显然这人便是沖着他来的。
其实亦不然,自小他在楚宫长大,即便是上次回到密令护送华瑶公主来到楚国,明面上他用的也是秦咏这个身份。
他不及细想,便先在心里犹豫着如何应对。
他可以是密令二公子,但是他的身份再成为楚国的副使就并不合适。
不知道对方是何时发现了他的身份,毕竟就连楚国使团当中也只有莫深和平乐王知晓,对方使团却直接用此事来诈他。
这种完全不受把控的感觉并不好受。
卫岚定了定神,只能向明瑛反问:“阁下怎麽对密令的事情如此感兴趣?只是我国虽与密令修好,但我只担任迎密令公主,其余之事并不清楚。”
“原是如此。”明瑛这样说着,刚让卫岚松了一口气,却听见明瑛又似感慨叹道,“不过秦大人这般能干,贵主未曾让大人去永安和谈,却让大人来此与我们相议;可见贵主与我们议谈的心意。”
卫岚觉得他这话说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也意识到这同样是陷阱。
只是再望向明瑛时,他仍是盈盈笑着:“此次和谈我们也是抱着十足的诚意。你们想要回江南三城,我们需要粮草,也算是各取所需了。也许秦大人可以让贵主好好考虑一下,我们也并不着急。”
卫岚眉头不展,显然是正想着事情。
明瑛也无需他想明白怎麽回事。
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晋楚打了百年,也和谈过无数次。到如今他们的和谈也只是暂时为了应付国内的混乱,等到内乱结束后迟早还是要打起来的。
既然如此,趁着此次和谈的筹码从对方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如今新安尚在他们的掌控之中,楚国使团来到新安,虽然可能从以往的暗探那边获悉更多的消息,但也不如他们率先把控了全局。
对于成夷,他有一套说法。
但现在换了卫岚上来,他也便有了另一套说法。
等到和卫岚在游廊下分开后,明瑛才敛起笑容,沿着木梯走到二楼的窗边,然后停在窗边。
天色已经逐渐昏暗,明月皎皎,明星闪烁。
他突然想起了方蔚筠。
不知道方师兄此时是否安好?
从宁州到北城便是千里之遥,此时方师兄应该还未能抵达北城。
他们都知晓,方蔚筠此去和季慕淮的结盟危机重重,不仅是要乔装打扮成商民越过晋国城池,等到了北城还要说服季慕淮等人。
北城的情形,比江东更要複杂。
江东十六侯,在百年前跟随晋国皇帝立下功勋后被封在江东,负责镇守南部边城的十六个侯爵。
在起兵造反这件事情上,他们的目的还是一致的,就是反晋。
但是北城的那些人,甚至是季慕淮的心腹爱将,都有人并不是那麽愿意反晋。
便是季慕淮手下的两位左右副将,都是并不同心同德的。
北军是被时势推着走到了如今的境地,以季慕淮为首的那群人都是摇摆不定的态度,所以才会在之后发生了拥立永乐王和刺杀季慕淮之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