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有天象之便,利用天象来挑拨民心也是顺理成章。
到时候尽管晋帝下令天师严禁外传此事,但民间也有通晓天象的术士,这是必然瞒不住的。
“你还记得前世是哪一森*晚*整*理日出现守像吗?”明瑛突然向方蔚筠问起。
方蔚筠摇头。
前世的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事情,他们还未起事,但平宁侯府已然被诛,晋帝的宝剑悬在江东十六侯的头顶随时都可能落下。
再因晋帝竭力隐瞒荧惑守心的天象,传到江东之时,恐怕已是二月末。
如今若非明瑛提起,他一时也想不起前世的天象之事。
明瑛仰头望着繁星棋布的夜空,沉默许久,突然起身。
方蔚筠也跟着他起身,就看见他擡手对着夜空的西南方向比划了一下,随即轻笑一声:“师兄,你看,成了。”
“好!”方蔚筠在夜空中找到那颗暗红闪烁的星星。
因为之前他并没有连续观测天象,如今只能看出荧惑星在心宿的位置出现了偏移。
这次还是和前世一样,没有任何差错。
突然想起那位早已离去的楚国信使,明瑛的唇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可真是恰到时机。
同样的话术,再用来诓骗楚国使者,也无妨。
到方蔚筠出发之日,明瑛送他到了城外。
方蔚筠摸了摸马匹和马鞍,然后回头同送行的人告别,只是在和明瑛拥抱时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亲了一下他。
明瑛并未有惊异之色,只是依然含笑地向他示意道别。
此行多艰,就连方蔚筠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平安归来。
上马后,方蔚筠又回头恋恋不舍的望了明瑛一眼,才策马而去。
大军出征后,明瑛就去见了逢安郡主,準备策反潭州驻军守将常啓山。
而此事非逢安郡主不能成。
潭州守将常啓山,便是前世在贺裕倒戈时帮他开城门的人。
这常啓山原是逢安郡主的父亲慕容老将军麾下的小卒,被慕容老将军一路提拔到身边做副将,还娶了慕容夫人的远房表妹为妻;直到慕容老将军遇刺身亡,常啓山也因为是旧帅心腹受了冷遇,打发到潭州驻军做校尉,用了十余年才又升到了都尉的位置。
常啓山怀怨已久,更有听说过当年慕容老将军遇刺的流言蜚语,再到前世叶家被诛,才让常啓山下定决心反晋。
如今叶家尚在,也没有贺裕牵头,作为潭州守将的常啓山也不会主动倒戈。
明瑛便是希望逢安郡主写信给常啓山和他的妻子于夫人,劝常啓山倒戈。
“常将军从前的确是我父亲的部下,于夫人也是我母亲的表妹。”逢安郡主也有些发难,“早些年姨母还曾写信问候;只是二老故去二十年,后来常将军贬谪潭州,我又被抚养宫中,便没了往来。姨父姨母可会给我几分薄面,便开城门迎我们进城?”
常啓山自然不会如此轻率,但他们的底牌也并不只是常啓山夫妇和逢安郡主之间的情谊。
明瑛便说,以西路军的兵力,攻打下潭州并非难事,是强取还是巧夺,便在于常啓山的选择。
而本就心怀怨言的常啓山,他所要承受的只有潭州驻军的压力。
除开这一切,常啓山很清楚晋帝对边将的忌惮,而他也需要为他的儿女博得好前景。
逢安郡主露出怅然的神色,许久才点点头。
斟酌再三,逢安郡主便写下给常啓山夫妇的书信。
先是诉说自己幼年父母双亡,犹记姨母照拂;再说自己已为人妇,夫家却险遭灭门惨祸,幸得善人怜悯提前告知才免于难,如今种种皆为被迫为难。
当年常啓山本就对慕容老将军遇刺怀有疑心,逢安郡主作为慕容老将军的女儿,如今又是叶溦的妻子;叶家的遭遇,只会让常啓山想起二十年前慕容家的遭遇,乃至于这二十年来他被贬谪的种种。
中间陈之以理,兼之他们兵力强盛,取下潭州也是势在必得,但只盼能与姨父姨母相见,再图来日之机,再问姨父一家安康。
逢安郡主写完信后又细细看了一遍,才封起来安排人送进潭州。
因为交战的缘故,临近江东的城池都是戒备森严,但在交战之前也依然有出入城门的路,也便能趁机将逢安郡主的密信送到常啓山手中。
第30章 第30章
潭州守将常啓山还未有动静, 就先得到了南楚的急信。
楚国皇帝雍徽元答应他们谈判的要求,以郎中令成夷为正使,即日到新安谈判。
这郎中令成夷, 便是之前的信使。
等明瑛去到新安, 却发现除了明面上作为正使的郎中令成夷,使团一行还有几个看似不起眼的人, 实则是楚国的机要之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