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调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礼记.月令》上早有记载,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夹钟;
季春之月,律中姑冼;
孟夏之月,律中中吕;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
孟冬之月,律中应钟;
仲冬之月,律中黄钟;
季冬之月,律中大吕。
而与地支及月份对应关系:黄钟(子,十一月)、大吕(丑,十二月)、太簇(寅,正月)、夹钟(卯,二月)、姑冼(辰,三月)、中吕(巳,四月)、蕤宾(午,五月)、林钟(未,六月)、夷则(申,七月)、南吕(酉,八月)、无射(戌,九月)、应钟(亥,十月)。
原来存在这样一个秘密,难怪无人能让十二乐器共鸣,哪怕你知道其提示,但不是外来人,听不出其中的意思,何谈“选人”,更何谈宝藏!既然知道了这些“密码”,那接下来就简单明了,我是十二月被通灵图收进来的,那对应的就是大吕,选提示大吕的乐器那就对了。搞定!这哪里是选人,明显是选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