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伞面遮下的阴影落到宿灼头顶,“我刚换班,担心错过小火苗,当然没来得及换衣服。”
“?你专门在等我?”宿灼想接过伞。
蔔渡手一擡,躲了过去,答非所问:“章瑶今天去医院了,带着果篮和鲜花,路过奶茶店和我说,医院里的人都在聊接下来的中高考,说交通管制导致下班都麻烦不少,家长又多,桥对面能堵上半天,然后我想,蔔女士住院,小火苗应该需要一个守护神。”
“守护神?”宿灼拒绝:“我已经不是相信童话的小孩子了,不需要魔法教母和南瓜车这种东西。”
“别着急拒绝,大孩子的守护神带来的可不是会受到交通管制的南瓜车。”蔔渡一直别在身后的左手伸了出来,装着满料煎饼的塑料袋挂在手腕上晃呀晃:“锵!锵!是可以吃的南瓜煎饼!”
……
宿灼不得不承认,黄灿灿的南瓜煎饼和终于暗下去的夕阳简直是绝配。
火红的光给煎饼里的鸡蛋、培根、火腿、土豆丝、还有生菜撒了一圈不辣的辣椒色,填饱了学习一天后疲惫的身体。
蔔渡给她打着伞,两人慢悠悠并肩走着。
这时候宿灼也不在乎让蔔渡知道自己住址了,毕竟想知道的话问章瑶就行。
直到太阳落下去了,她推开楼道的窗户,看着路灯的光打在楼上,投下一道明显的分割线。
楼下,蔔渡站在光里,挥挥手,“小火苗,明天见。”
然后,她转身走进影中。
第 16 章
每天中午,午休铃一响,宿灼就出了校门,陪同家属可以在医院食堂打饭,比较方便,她每次都打两份饭,拎上六楼。
等电梯的人总是很多,乌泱泱将电梯包起来,矮个子的人连电梯门都看不到。
医院建了有不少年份了,早年的灰黑色水泥楼梯连瓷砖都没铺,被来来往往的时间磨出圆滑的凹弧。
宿灼刚踏上六楼的平台,就听见前往顶楼的防火门后传出打电话的声音,是宿母。
医院里有太多的崩溃与绝望,怕有人跳楼,顶楼的门都是锁死的,防火门的作用就像是给走投无路的人一个反悔的机会,并提供一场哭泣时的遮羞布。
不过这几天,这份隐秘的空间被宿母占去了,宿灼能听见她肆无忌惮的抱怨,睡不好,店里宿父看管不过来,蔔丽蓉难照顾,花钱多还不一定治得好,治病前还非得去拜个佛……无穷无尽。
宿灼没说话,推开楼道的门,清楚的“吱呀”一声,楼上的声音小了。
病房就在楼梯口的第一间,门开着,靠门的病人刚来,不少亲戚来探望,宿灼往里走去,掀开最里面的挂帘,细细的风滤过防盗网吹面而来。
蔔丽蓉正端着茶杯喝水,喝得很慢,一小口一小口。
前几天,蔔丽蓉突然间咳得很厉害,正喝着水,呛到了,怎麽拍也停不下来,眼见喘不上来气了,宿灼急忙按了呼叫铃,护士来了上了氧气机。
医生说这是不可避免的,病情反複变化,住院方便咳呛第一时间救助,需要家属用心照看。
不过蔔丽蓉的精神很不错,治疗效果也很好,只要保持住,营养跟上,多活几年没有问题。
宿灼这才放下心来。
陪蔔丽蓉吃完饭,她再赶回去睡午觉,有时候打饭慢了,回去晚了,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站一会儿,拿着题做一会儿,偶尔也能遇到同样没睡午觉的同学在走廊里看卷子。
楼外,树上的蝉鸣不知疲倦地响着,一直响到中考结束的下午仍不停歇。
初一初二早在两天前就开开心心收拾书包回家放假了,校园门口没有别人,全是等着学生出考场的家长。
当第一个学生从校门口跑出来,捧着花的家长一拥而上,人群中分出一条条小路,不断分开又融合,像梳齿插进发丝,像两股洋流交融。
早在收卷前半小时宿灼就答完了卷子,无所事事,隔窗看了好久的云。
她所在的初一教学楼在初中部的边缘,贴着居民楼,小孩子玩闹的声音隔着街道传进开着的窗户里,无忧无虑的。
收完卷子,宿灼没急着下楼。
孟念欢在考试前对四人组下了要求,考完试一起回教室里拍张照片再出校门。
老师带着卷子和仪器走后,其他学生也陆陆续续收拾文具往外走,宿灼等了一会儿,孟念欢拿着个拍立得出现在门口,杜鹃和赵知智也探出头来。
原教室里。
“要有纪念感。”一边说着,孟念欢一边将手里的太阳花边框相纸塞进卡槽里,无视赵知智吐槽图案幼稚的背景音,胳膊一扫,命令道:“现在,你们去把咱们的桌子摆回原来的样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