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可是兄长的夫人,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嫂子,自然是要讨好一下的。
秦昭在椅子上坐了片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陛下这里的茶不错。”
九皇子极其上道,“那我都给你送过去,让兄长也尝尝。”
秦昭点点头,觉得九皇子态度还算可以。
他的语气好了一些,“陛下登基已经一年了,可有什麽不适应的地方呀?”
九皇子心里一喜,连忙表明自己的立场,“到处都不适应,我早就不想做了。”
“兄长若是有意的话,那就太好了。”
秦昭似笑非笑地看了九皇子一眼,站起身,“就在最近了,陛下準备一份禅位书吧。”
见秦昭终于说了出来,九皇子松了一口气,“好,我这就準备。”
秦昭离去后,九皇子擦了擦额间的冷汗。
晚上,皇后苏玥依偎在九皇子怀里,见九皇子一脸疲惫,关心道:“陛下是有心事吗?”
九皇子捏了捏眉心,摇了摇头。
他轻轻在苏玥额上亲了一口,“嗯,我马上就不是皇帝了。”
虽然早有準备,可他还会有些失落。
毕竟,这一年,他过得可快乐了。
苏玥如今已经彻底认清了楚余温的实力,闻言只是抿了抿嘴,“陛下看开些,当个閑散的富家子弟也是不错的。”
九皇子被这安慰创到了,彻底郁闷下来,不再说话。
登基
九皇子郁闷归郁闷,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写好了禅位诏书。
他写的还蛮有真情实感的,因为楚余温是真的厉害,他不得不服。
按惯例“三推三让”后,楚余温正式坐上了皇位。
衆位大臣得知这个消息后,颇有些尘埃落定的感觉。
心悬了一年,终究还是落下来了。
楚余温的登基仪式要比九皇子的盛大许多。
不过这也说得过去,毕竟九皇子登基时,南唐才刚刚结束战争,人心未定,场面显得颇为混乱。
但楚余温这次不一样,南唐修养生息一年,再举办登基大殿时,就像模像样了。
登基典礼盛大无比,钟鼓之声庄严肃穆,让人精神一震。
楚余温牵着秦昭的手,立于高台之上,放眼望去,是跪了一地的朝臣。
楚余温目光温和,转头看向秦昭,“阿昭,你看。”
一轮烈日从东方缓缓升起,金灿灿的阳光洒下,将一切都浸到了阳光下。
秦昭弯了弯嘴角,恍惚间,又回到了小时候。
那时,他第一次见到了楚余温。
他第一眼望过去时,余温也是站在光里的,就像仙人一般。
不过,现在,这仙人被他抓住了。
登基大典后,楚余温改国号为楚,封温谨言和谢清辞为左右丞相。
同时,他点了秦昭做皇后。
这个消息一出,满朝文武即使有了心里準备,还是一惊。
有些迂腐的老臣甚至当场晕了过去。
不是,一国皇后怎麽可能是个男人?
这前所未有呀!简直不合礼法,毫无仁君之风。
若不是惧怕楚余温的权势,他们恐怕会当场指着秦昭的鼻子骂。
楚余温可不管这些迂腐的老臣,毕竟,他的心腹早就知道这些,不也都接受了。
若是实在接受不了,就赶紧辞官回乡,不要在京城待着了。
秦昭没有母家,礼部侍郎卢夏愁白了头发,还是决定按之前那样,从大理寺走。
只是皇后和丞相夫人还是不一样,典礼还要再隆重一些。
礼部尚书温鸿这次亲自过来了,他板着一张脸,打量了秦昭半天,眉头越皱越紧。
半响,他冷哼一声,甩开袖子离去。
卢夏跟在他后面,看到他的举动,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这可是皇后呀,大人你这是在干什麽!
他陪着笑脸,忙前忙后一番,想让秦昭觉得他是无辜的。
秦昭没在意这些举动,光想着温鸿的动作,眼底深沉一片。
这温鸿,不太对劲呀。
他虽说对前任皇帝极其忠诚,知道楚余温夺了皇位,便对他一直看不顺眼。
如今,得了机会,想给自己脸色瞧瞧 ,似乎也说得通。
可这有一点不对,温鸿虽顽固,但能做到礼部尚书,显然也不是一个傻子。
楚余温登基的时候他沉默下来,既没有出来反对,也没有直言劝谏,心里恐怕是已经接受了。
可为何,时隔大半月,要在自己成婚的时候,突然跑过来使脸色?
他想到了如今的丞相温谨言,低垂下眸子,眼里划过一抹笑意,原来是这样。
难不成,是他看出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