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响,才对着董嘉挥手,示意他进来。
皇帝提笔写了封信,亲自封好口,才对董嘉说“送到龙一手里吧,他知道寄到哪里。”
董公公应下,拿着信出去了。
卧底
大理寺
秦昭回来后没有什麽要紧的事,便直接回了房间。
因明天还要和楚余温一同出去,秦昭沐浴后,在书桌旁坐下,準备看会儿书就睡。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传来,秦昭有些疑惑,大理寺中住的人不多,大多都与他不怎麽熟悉。现在已经那麽晚了,是谁突然过来找他。
秦昭以为是叶永安他们又有什麽事,也没有多想,走过去打开了门。
门口出现的人竟是在大理寺看门的杨老头。
秦昭不知杨老头为何过来,也没有让他进屋,皱了皱眉,冷冷道“是杨大爷呀,突然过来,是有什麽事吗?”
杨老头一改平时懦弱老朽的模样,嘿嘿一笑,直接从秦昭身侧挤进了屋。
秦昭一时没有防备,竟让他进来了。
不对!
秦昭心里一沉。
他平时虽然没有刻意习武,但每天都会锻炼身体,也给跟着下属学了许多防身的功夫。
可对上一个年纪较大,约莫五六十岁的老头,竟是毫无还手之力。
杨老头察觉到了秦昭的不安,咧着嘴笑了。
他进了屋,像是回到了家一般,仔细的检查了一番。
才鄙夷的看了秦昭一眼,慢吞吞的道“皇帝有旨,大理寺卿还是跪下接旨吧。”
什麽?皇帝的旨意怎麽会在他手上?
秦昭暗惊,表面却是不动声色,恭敬的接过了旨。
皇帝说道,以前的大理寺卿乃是他的人,暗中护住了不少得罪权贵的人才。
以前的大理寺卿暗中替他联络天下学子,是皇帝的心腹。
如今他已经告老还乡,临行前,推荐了秦昭为其继任者。
如今,秦昭与丞相楚余温共查过太子被刺一案,皇帝想知道,此案可有什麽不对劲的地方,或者楚余温查案时是否让秦昭回避过什麽事。
杨老头笑眯眯的道“你的恩师应该同你说过,以后可能会有人过来找你,并让你效忠此人吧。”
秦昭想到了老师说的话,觉得有些好笑。
呵?
什麽恩师,不过是告老还乡之前提拔他一下罢了。
他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官职。
若不是要僞装自己,他根本不会认这个老师。
皇帝想要楚余温的消息,真是可笑,他怎麽会出卖楚余温呢?
以前,楚余温是自己的恩人,自己的偶像,现在他可是我的男朋友,他怎麽会说楚余温的坏话呢?
秦昭心念百转,表面却微微一笑,语气怀念,“恩师曾经确实提过一人,并让我效忠于他,为其做事”。
说完,秦昭面露喜色,似乎有些兴奋的道“只是竟没有想过此人竟是陛下,能为陛下所用,真是臣之荣幸。”
杨老头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着眼前俊秀的青年,不由起了提点之心,“我看你这几日,似乎与丞相大人相处的不错,但无论相处的怎样,你可永远要记得你是陛下的人啊!”
秦昭垂下眼,有些讽刺。
陛下的人?
呵,丞相大人那麽好,他应是丞相的人才是。
“自是如此。”秦昭腼腆的笑了笑,一幅激动又暗中克制的模样。
杨老头自然是信了,面色也和缓许多。
“日后,若是有什麽事情要私下里报告给皇帝,写信交给我便是,尤其是丞相,我看他和你相处不错,定能套出许多私密的事,可别忘报告给陛下了”杨老头笑眯眯的说道,一幅和蔼可亲的模样。
秦昭面露苦色,显得有些窘迫,“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丞相这种人,怎麽真会与我这种平平无奇的人相处呢?”
杨老头也是这样觉得的,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觉得秦昭很是坦诚。
楚余温看似温和,但实际上很难深交。才几天而已,能和秦昭有多好的关系?
皇帝也是没有想明白,让他过来找秦昭,根本没有必要。
送走了杨老头后,秦昭独自在屋子里面露不悦。
皇帝,应是一直派人监视丞相吧?
这是为什麽呢?
秦昭有些困惑。
当年楚余温进京,便是皇帝力排衆议让他一介白身直接做了工部尚书。
虽然工部在六部当中一向地位不高,但也是一品大员,是许多人一辈子也做不到的高官。
而楚余温不仅是一介白身,更是只有十七岁。
朝堂里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反对此事,皇帝却是将一切意见都压了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