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想,这里的房子只有那房子最大最好,谁会放着这麽大的房子不住?除非这房子有什麽猫腻,他们不敢进去住。”
张戎想了想,看着我:“你说那大房子里面……到底有什麽东西,能让所有人都惧怕?”
我摇摇头:“不知道,所以我想挖开看看。”
张戎:“我突然也有点冷……”
说着,他也跑了下去,接替另一位师兄开始挖掘这个地方。
但他没挖多久,坑洞突然发生了坍塌,大概有七八个平方的面积突然间就陷落了下去,张戎正好在那里面,也跟着掉了下去。
很快,我们听到了他的惨叫。
“啊!卧槽!”
“这什麽东西!”
我们手忙脚乱地连忙跑了下去,但没敢靠边缘处太近,为了防止继续坍塌,我们只能趴在地上,以此增加受力面积,然后把头伸了出去。
“师兄,你没事吧?”
“没……没事!”
张戎指着下面的东西,擡头望着我们:“你们看这是什麽!”
我们已经在看了。
那好像是两座雕像,此时露出来的是两座雕像的头顶。
而且两座雕像相隔不远,一座露出来得比较多,一座只露出来了一点,暂时看不清这两座雕像的全貌。
除了这两座雕像以外,还露出来了一根粗圆的石雕柱子,这应该是根顶梁柱,我估摸了一下这根柱子的高度,又对比了那两座雕像的高度。
这两座雕像……起码得有平房的三层楼那麽高。
此时张戎擡头又问我们:“再往下挖一点,应该就能看到这两座雕像的头颅了,还挖吗?”
我想了想,对他说道:“师兄,你先在四周踩一下,万一还要坍塌,顶多你一个人掉下去,我们要是全下来,全都得掉下去。”
张戎忍不住看了我一眼,有些不可思议:“牛逼。”
说完,他连忙在四周蹦蹦跳跳了起来,蹦了一圈,没见坍塌。
接着我们全都滑了下去,把各自的刀都拔了出来,準备将两座雕像头部四周的泥土先刨开。
没一会儿,两座雕像的头部终于露了出来。
我们全都忍不住往后退,震惊地望着这两颗石雕头颅。
其中一颗头颅,是阴间正神——崔珏崔判官。
而另外一颗,是一颗狐貍的头颅,而且这颗头颅要比崔判官的头颅矮一截。
在我国的石雕文化里,如果同一个地方出现不止一座石雕,而其中一座石雕比其他的石雕都要高大的话,说明这座石雕的原身人物,在身份以及地位上,都要高出其他石雕的原身人物。
仔细再看这颗狐貍的头颅,一眼能看出来这是狐貍的头,但把它的五官结合在一起,却给人一种在看人脸的错觉,有些拟人化。
而且这里是东北,东北有五大仙,五大仙又以狐仙为首。
“这里……”
“到底是崔判官的道场,还是狐仙庙?”
第679章 峰回路转
一般人们供奉神仙,通常会供奉天上的神仙,很少有人会去供奉阴间的正神。
除非是一些人文景观的地方,比如酆都鬼城,里面会有大量阴间神仙的雕像。
对于我们来说,阴间正神跟天上的神仙没什麽区别,区别只在于他们的职能。
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对道教神仙了解并不深,会本能地对阴间的一切感到晦气。
因为阴间的任何事物,包括十殿阎罗、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这些,他们都跟‘死亡’有着紧锣密鼓的联系。
所以更加不会有民间的百姓去专门供奉崔判官。
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判官雕像,又的确出现在了这深山老林的山村里。
而且它的体积,起码有两三层楼这麽高,这显然是个大工程。
那这是谁牵头修建的?
“我记得全国只有一座判官庙。”
诸葛明说道:“那座判官庙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崔判官所建,所以叫判官庙,除此之外只有一些人文景观有崔判官的雕像,但没有单独庙宇。”
“这种地方……怎麽会有人修这麽大一座判官雕像出来,而且雕像遮风挡雨的地方,也不是庙宇,就是普通的房子。”
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更匪夷所思的是,既然是供奉崔判官的,为什麽旁边还有一座狐仙雕像呢?
一个是阴间正神,一个是野仙家,说準确点就是精怪,八竿子都打不着一块儿去。
“这两座雕像应该是这里的原住民修建的。”
张戎说道:“甚至有可能更久远,不一定是先建房子再建雕像,有可能是后者在前,之后才修的房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