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站在这两个人的角度来看,为了竞争这个职位,不择手段是必然的。
可是,他们会为了这个职位,去害人吗?
跳楼的那两个员工,一个是李如月部门的人,一个是王成部门的人。
李如月部门的人最先跳楼,接着跳楼的是王成部门的人。
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不管是李如月还是王成,他们去害死一个普通的员工,在竞争总经理一职这事儿上,他们两个能得到什麽好处?
假设是李如月做的,她都有能力悄无声息地去害死一个人了,他为什麽不直接把王成害死?
毕竟警察都说人是跳楼自杀的,那王成跳楼自杀了,董事会那边还会深入去调查这件事吗,总经理一职直接就可以落在李如月头上。
反之,如果这是王成做的,他同样可以直接害死李如月。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机。
尤其是在害人性命这件事上,他必须得有一个很强烈的动机。
但王成和李如月全都没有这种动机。
而且他们现在在竞争总经理一职,生怕自已哪个地方出错,让董事会不满,导致自已和总经理一职失之交臂,他们会在这个时候去节外生枝,莫名其妙害死两个人?
所以那两个员工的死,跟李如月和王成都没有关系。
那跟谁有关系?
只能跟刘海成有关系。
在董事会眼里,王成和李如月因为竞争总经理一职,明争暗斗,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即便董事会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估算这点利益,而是从长远出发去评判最后的赢家,所能给公司创造出的更长久的利益。
但是,公司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死了两位员工,这两位员工还都是王成和李如月部门的人。
这麽巧合的事情,偏偏王成和李如月还在这个时候在公司散布谣言,说那两位员工的死,是对方做的。
我觉得,王成和李如月既然有资格竞争总经理一职,他们不可能这麽蠢,故意去散布这种对双方都不利的谣言。
本来那两个员工就是自已跳的楼,结果现在散布这种谣言,让两个人同时牵扯上人命。
这是极为下下策的攻击手段,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手段,这不是聪明人能干得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谣言的散布者,应该是刘海成。
当刘海成散布这个谣言之后,公司里面就开始人心惶惶。
为了稳定公司内部,董事会就不可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他们让刘海成把真相调查出来。
但刘海成对这件事根本不上心,今天就是他卸任的日子,他一直都没查过,因为他知道那两个员工的死跟王成和李如月没关系。
既然他不查,他打算怎麽跟董事会交差呢?
按照他的说法,这事他有脱不掉的关系,他为了那笔奖金,最后会随机指证一个人。
而事实是,他根本不用跟董事会交差,他今天谁也不会去指证。
因为王成和李如月,是董事会让他推荐的,他只是起了一个被动推荐的作用,因此他根本不用承担责任。
站在刘海成的角度来看,毕竟你董事会不让我推荐,就不会出这些事。
现在你让我推荐了,这两个人出事了,你们又来赖我,还扣我一个老功臣的奖金,这合乎情理吗?
这不合理。
再联想到昨晚我起的第二卦,李如月和王成双双被开除,刘海成继续担任总经理一职,所以我的推测是合理的。
这一切都是刘海成在浑水摸鱼,在借刀杀人,在掩人耳目。
他在利用王成和李如月,让自已继续留在公司。
“师公,事情就是这样。”
“我算的卦,大概率不会出错,而且我马上就可以去公司验证,刘海成肯定没有卸任。”
电话里,师公叹道:“人心真是险于山川啊,为了达到自已的目的,这麽不择手段。”
我继续说道:“那两个员工的死,包括张戎师兄的失蹤,肯定都跟刘海成脱不了干系,刘海成给公司干了大半辈子,他积累的存款应该够他后半生养老了,而且他到了这个岁数,也是时候退休去享清福。”
“但如果他有别的地方需要花钱呢,他就必须在公司继续干下去。”
“之前我接触的那个组织,他们给有钱人提供七死换命,图谋的是这个有钱人的公司资産,至少以亿计算。”
“但是刘海成只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他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这次在使用七死换命的人,肯定是跟刘海成做了交易,需要刘海成支付大量资金。”
“刘海成应该是有什麽亲属,快过世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