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息故作不知:“大人怎么拿这事问我?”
李知行心中嘲讽,表面故作温和:“王世弟,县衙内有一本账册,记录了当年韩县令在时,县衙向王家采买大米三万石。虽然是下等劣米,多数发霉,但还是给了每石一两的价格。这件事王世弟没有忘吧?”
王子息凛然,他脸色发红,浑身陡然一场大汗。
“想必大人是人证物证俱全,才向我坦白。”他苦笑道。
没想到处理王一扬的案情,又引出霉米之事,王子息暗叫倒霉。
但他对眼前的李县令刮目相看。
李知行真有本事,不是满腹经纶的书呆子,竟然上任一个月,就在白石县和王家争权。王家在白石县世代经营,早已包揽生产制造的全行业,族中也有人在朝廷为官,只是已经告老还乡罢了。
要对付一个走马上任的光杆县令,还不是信手拈来?
没想到李知行与他们斗智斗勇,做到今天这一步!
真乃皇帝钦点的两榜进士,当朝礼部尚书的弟子,叫人不敢轻视。
现如今,他公然判王一扬绞刑,又当面责问自己霉米之事。
王子息回过神来,试探问道:“李大人,请问王一扬的案子和霉米有什么关联?”
李知行拿出设计好的方案:“王世弟,衙门里实在缺少钱粮,如果王家可以将仓库里的霉米换成新米,那么王一扬耳聋之事也就罢了。”
李知行并不是非要取走王一扬的性命,与王家结下死仇。
老人与二娘一家拿了三百两银子,够他们十年的开销。
李知行担心的是衙门仓库里的霉米,一来关系到自己的前途政绩,二来关系到天下民生。
万一任期内出现灾情,开仓放粮之时,发现仓库里都是霉米。自己被毁谤的同时,也不知会吃死多少灾民。
每一条鲜活的生命,背后都是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