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洲守着专业人员,安装便携式全息投影仪。方位、角度没有多大的讲究,却要不断的调光,看看全息影像能不能在大亮的灯光下展示完整。于是,参与表彰大会,提前到场的学生们,都见到了舞台上一闪一闪的城市投影。像是凭空出现的海市蜃楼,完整的形成了一座城市的样貌。“那是什么啊?表演的节目?”“不知道,现在技术太先进了吧,看起来好像虚拟城市。”信息时代发达,来到现场的学生,大部分都接触过虚拟偶像和全息投影。他们坐在台下看到了一座城市,还以为这是表彰大会主导的节目。用最新的科技技术,展现新时代三好学生的风貌。谁知道,他们安安静静的看着,观众席却来了不少抬手拍照,低声议论的成年人。他们身穿西装,神情严肃。手机拍照之后,还不断放大图片,确定自己有没有把舞台上的投影拍好。阵仗这么大,导致悠闲观看彩排的学生们,都跟风拿出了手机拍照。于是,还没能感受到三好学生颁奖气氛的围观群众,现在各路学生的微博上,发现了蛛丝马迹。“这个人是今年X省的三好学生吧,他拍的什么啊[图]?”“好像是投影。今年表彰大会还要搞活动?”“全息投影?官方也太落后了吧,这种技术拿到舞台上效果一般般,还不如学感动中国整个启动火焰的触屏展示呢。”全息投影在大部分人心里,都是玩剩下的老套路。吹嘘得跟科幻进入现实似的,事实上亲眼见过的人,都知道它的弊端。成像模糊,只能观看,什么AR、VR、MR,拿到现实生活里,都是可有可无的小东西,根本不可能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再看看三好学生们发出来的路透,舞台上那么一丢丢的全息投影,好像是镜头沾了一片虚影,除了看起来像是城市,完全感受不到科技含量。“估计是那种,叫到哪个城市代表的三好学生,就播一下城市全息掠影。我们直播间能插播宣传片,他们现场总要有点儿东西过渡吧。”网络议论纷纷,并不能理解现场搞个娱乐全息投影的目的。沈明洲在舞台上确认好灯光效果,跟负责人做好了对接,兴奋的跑下了舞台。“我想拍照!”沈明洲跟邵炼说,他指着透着满天星,“要拍能看到天花板的角度!”邵炼见他这样子,露出了慈祥的目光。沈明洲不喜欢合影,更不喜欢拍照。难得能在这样的地方,展露出属于少年的激动。他说要拍到天花板,邵炼就带着他慢慢找角度,一张一张拍到他满意为止。沈明洲拍了多少张,邵炼就发了多少张。蹲守表彰大会开播的网友,先在微博上见到了沈明洲的身影。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如同当初站上行星奖颁奖舞台。但是,沈明洲的表情,绝对比在美国的时候,更加兴奋、激动。对比过于明显,网友都看出来了。这种与生俱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跟奖项是否伟大无关。沈明洲的每一张照片,都有头顶巨大的红星照耀,仿佛月亮和太阳升起似的,光彩夺目。围观群众一张一张看照片,跟着沈明洲逛了一圈万人大礼堂。直到直播间提前开放,他们才意犹未尽的跑去观看现场,仍旧心心念念的想看万人大礼堂满天繁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