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教授在心里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见到了蜻蜓建模全过程,仍是克制不了激动的情绪。要不是电脑前的人是阿诺德,他们恐怕早就抢起来了。抢不到电脑,他们还能抢人。“沈明洲,你这套系统内部构架基于的哪套语言?”“这是邵炼帮你制作的吗?毕竟之前太阳能转换技术论文他是通讯作者。”“也就是说,你在一个这样的系统里,建成了太阳能理论模型?对吗?因为我们没有这样高性能的系统,所以模型建不出来,是这个意思?”评审们变得有些急切。之前陪着阿诺德教授耐心闲逛两小时的优雅气质完全不见。开玩笑,如果真的像沈明洲所说的那样,这套系统将改变世界!要是专利还没出售给别人,他们只要立刻投资或者拿到相关数据,掌控的可不只是无人机领域、太阳能领域,而是整个世界!那种见证比尔盖茨统治地球,谷歌占据半壁江山的期待感立刻就上来了。评审们真诚的问题,将沈明洲淹没。他敏锐的发现了大家的误会,立刻回到了最重要的事情——“邵炼不是我的导师,他也没有参与这套系统。”听到这句话,教授们并不惋惜,而是自荐道:“那么说,你还没有导师了?那我可以成为你的导师。”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生物化学专业都参与到自荐竞争之中。威特教授虽然震撼,但是因为沈明洲用数据打过他的脸,此时此刻,就是再震撼,他也会冷眼旁观。这群家伙,来参加全球科技大赛果然心思不纯。阿诺德在现场,还发什么导师邀请不是将目的摆在台面上,不知所谓吗?他看了看亚尔曼。那位优秀的高中生,并未被沈明洲的无人机吸引,在导师看过来的瞬间,投去了忐忑的视线。“没关系。”威特抬手拍了拍学生的肩膀,“让他们争吧,再争,也必须遵守规则。”行星奖,不可能因为全票通过,就颁给一台无人机。哪怕是搜救的也不可以。周围的惊叹、争夺,闹得沈明洲皱起眉。他说:“我没有寻找导师的打算,也没有在美国读书的打算。我在国内过得很好,谢谢各位教授的,不用了,谢谢。”他反反复复道谢,拒绝掉这些无端的热情。难怪邵炼出门叮嘱他不要接常春藤剑桥耶鲁的邀请,原来是有先见之明。“那么,你能跟我们研究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推广这套系统吗?”这下,沈明洲拒绝得更加果断,“不好意思,这套系统已经卖给了邵炼,不会另外出售。”更不会在成功推广之前,卖给美国的公司。阿诺德教授关注着电脑上的系统,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的抢夺欲望。只是发出“真好啊”的感叹,然后默默的想到“可惜了”。可惜不是邵炼的系统,要不然,邵炼消失十年做出这样的系统,仍会是他的骄傲。“请你原谅我无数次的提起威廉。”阿诺德的视线终于从无人机上落回了沈明洲,“现在,我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判,未来的你可能会走得比他更远。”至少邵炼十六岁的时候,刚刚博士毕业,满怀雄心壮志归国,没有做出过与沈明洲的蜻蜓相媲美的无人机,更没有自制出一套震撼业内的系统雏形。沈明洲能够感受到阿诺德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