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部长随机抽出一份病历,看了看封面:
上面写着:红星轧钢厂三车间,易中海。
李部长一边翻看病历,一边随意问道:
「老沈,你介绍一下这个病历。」
李部长也是坏,她自己不是医学类专业人员,本质上是不懂医学的,所以她看不懂病历,也看不懂片子。
但她偏偏就问了,而且是随机抽的,就是要看看中医院方面有没有造假,如果连病历都汇报不上来,那这病人十有八九是假冒的。
沈院长又没经手过,哪懂呀,于是赶紧把林三七推了出来:
「李部长,林副院长是这次肺结核课题的负责人,也兼了我们肺痨科的科主任,让他来介绍吧。」
林三七心想,自己虽然主导了这个课题,药是自己出的,诊疗指南是自己亲笔写的,学生自己教的,但自己还真没经手几个病人。
尤其这个易中海,完全不是他经手的病人,没有一点印象,自己怎麽介绍得出来呢。
「李部长,这个这个,要不我请接诊医生来汇报吧。」
李部长抬头,鼻子嗯了一声,其实就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林三七也豁出去了,心想自己又不是想拍马屁上位的人,怕你什麽部长不部长的,有话直说:
「李部长,是这样的,这5000个病人是由我们20多位医生共同接诊的,具体分配在哪位医生手里不一定,我们临床的规矩,就是哪位是主治医生,哪位就负责汇报病情。」
沈院长也赶紧补充道:
「李部长,这里总共有5000份病历,如果让林三七同志一个人背诵所有资料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部长点点头:「这个解释说得通,那就让主治医生来,我看看,上面签名的大夫名字叫张守军。」
林三七喊道:「张守军医生,出列。」
张守军原来是数字医院出来的,非常注重纪律,于是往前两步跨出,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首长好,我叫张守军,是首都中医院昌平分院肺痨科二病区主治医生,易中海是我负责的病人,我可以汇报病情。」
屋里的领导们一看张守军这严肃的样子,一个个都连连点头。
李部长问道:「部队出来的?好好好,我们的子弟兵是最可靠的人,不过你怎麽跑到中医院来了?」
沈院长又一次解释道:
「去年我们卫生系统不是要清退部份职工返乡嘛,当时我们从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的清退名单中,留下了50名医护人员进入中医院工作。
不过请领导们放心,这50名医护人员的工资和粮食都是我们中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没有给国家造成任何麻烦。这事当初我们在部里的人事司有报备。」
李部长听了长叹一声:
「唉,苦了你们,不过没办法,国家要精减城市一半人口,大家都难啊。行,张守军同志,那你介绍这份病历吧。」
「是,易中海,东直门外红星轧钢厂八级钳工,因为咳嗽低热一年前来我们昌平分院就诊,当时病人在中医院就被诊断为肺痨,一直采用中医保守治疗,病情未受控制。
来我院门诊就医后,我给拍了第一张X光片,并且做了痰培养试验,最后确定是肺结核,给予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噢,就是肺痨丸口服抗结核治疗。
4个月后,患者X光片显示无肺结核灶,痰培养无结核杆菌,我们判断为患者痊愈。请首长们可以检查所有X光片和实验室结果。」
李部长看过病历后,随手将病历又传给了其他部领导查看。
「张医生,你是部队出来的人,可要为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明白吗?」
张守军脸都红了,胸挺得更直了:
「报告首长,我一共经手病人210人次,一共治愈202人次整,所有病人我都可以拍着胸脯保证没有造假,也愿意接受领导任何调查。如有造假,愿军法处置。」
林三七悄悄冲张守军竖了一个大拇指,这军人就是硬气,虽然是前军人,但还是那麽直男,丝毫不给老太太面子。
李部长也是个狠角色,当场就对林三七说道:
「林副院长,你马上拉一根电话线过来,我们现场打电话核实。」
「是!」
办公室就在隔壁,电话线很快拉过来了,李部长示意了一下自己的秘书小芳亲自打这个电话求证。
这年头的电话都是手摇式的,先是接到昌平,再接到四九城中,东直门外属于朝阳区地界,所以还要朝阳方面转到红星轧钢厂。
一圈下来,累死个人。
不过幸亏红星轨钢厂是大厂,电话挺多,接到电话后,很快易中海就从车间赶到了办公室里,还气喘吁吁呢。
「喂,我是易中海,谁找我呀?」
小芳秘书问道:「易同志您好,我这里是卫生部,我们有一些事情想向您求证一下,麻烦耽误你一些时间。」
易中海可是四合院的一大爷,对于上级那是相当敏感,于是赶紧点头哈腰:
「原来是领导,没问题,您有什麽问题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年头也没有电信诈骗,连电话都没几部,人家说是什麽单位那就铁定是什麽单位,不存在骗人的情况,多麽纯净的六十年代啊。
「好的,易同志,请问您在1960年7月份,是否曾到首都中医院昌平分院的肺痨科就诊?」
「对对对,有这回事,昌平远啊,我是坐班车,又走路半天才到昌平,不过那儿的医生态度非常好,水平是真高。」
「那麽易同志,您在前往昌平分院之前,是否已经确定自己得的是肺结核,而不是其他肺部疾病?」
「确定确定,我这不是不停咳嗽嘛,老是发烧,干活都没力气了。我是钳工,那麽粗的钢材都搬上搬下,还要操作工具机,没力气可不行。
所以我先去了中医院就诊,说我是肺痨病。我又不死心,跑到协和医院让大夫拍了个片,确认是肺结核,这原始的病历和片子我可都存着呢。」
易中海是八级钳工,号称九级,工资一个月99元,又无儿无女,那是真不差钱。
所以完全负担得起医药费,更何况单位还给报销。(这才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优势)
屋子里一片安静,虽然这个时期的电话没有外放功能,但听筒的声音不小,大家也能听清,更何况小芳秘书一直在用笔记录交谈内容,这也是秘书的基本功。
「那麽易同志,当然昌平分院给您吃了什麽药?疗效如何?」
「记得记得,当时我说要住院,那位张医生说我病情不重不用住院,让我每天吃一粒肺痨丸。不过每次都只给我一个月的量,让我每月都去中医院复诊。
您猜怎麽着,嗨,我吃了一个月的药,什麽咳嗽发热全消失了,这药太神奇了。到第四个月的时候,张医生又给我拍了个片,做了个痰什麽检查的,然后说我好了,不用吃药了。」
张守军赶紧将第四个月的X光片拿出来,传递给众人看。
小芳秘书又追问道:
「那您现在身体还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吗?」
易中海的笑声马上传了出来:
「哈哈,好了,现在全好了,张医生真是神医啊,肺痨病都能治愈,我估计全中国找不出第二家医院了。后来我还介绍了好多得了肺痨的工友去昌平治病呢,全好了。」
小芳秘书也机灵,追问了一句:
「易同事,你们红星轨钢厂有多少工人来昌平分院治过病?」
「哟,咱们厂上万人,具体有多少工人去过昌平分院我说不清,但我知道的就不下20人,估计我们厂加起来五六十人不止。」
红星轨钢厂不差钱,给职工的医药费报销爽快,还给病假,傻子才不去看病呢。
「好的,情况我了解了,谢谢您易同志。」
「不谢不谢。」
易中海放下电话,心里爽极了,心想自己这麽牛气了?连卫生部都直接打电话找他,看来自己这一大爷也不是白当的。
心情高兴,今天晚上得找秦淮茹开心开心,大不了多给点棒子面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