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振海听了这话就皱眉,刚开口要说话,郭四郎那边见缝插针立刻灌了一勺药进来,郭振海只好闭嘴,尽管如此还是差点呛到,正要发火便听郭四郎道:“如今虽是抓不到谢文喆的错处,但是他麾下的南川党却也不是铁板一块的。”
郭振海闻言,当即也顾不得生气了,连声问道:“你快说说,此话怎讲?”
郭四郎却不慌不忙,又喂了两勺才悠悠道:“这谢文喆借着整顿吏治对我们麾下的官员大肆打击,偏他占着道理,咱们倒反驳不得。然而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不见得各个干净,尤其是那些见他势大才去依附的墙头草,更是面上清廉背后贪婪,光儿子知道的便有光禄寺署正广涛、工部员外郎孔怀一干人等,要孩儿说,合该参奏他们一本才好。”
“这倒也是这个道理……”郭振海想了想,又叹一口气:“只是如今这奏折都压在谢文喆手中,他若真的想要包庇,只怕我们也无可奈何……”
“父亲这话错了。”郭四郎笑道:“您细想,若他谢文喆真的为了包庇手下而藏匿弹劾奏折,这岂非是现成的大把柄麽!到那时父亲对谢文喆的弹劾才算是师出有名呢!”
郭振海一愣,随即拍手笑道:“妙!妙啊!这等妙计,我儿果真聪慧!”
对于争权夺势,郭振海向来拼尽全力,既是定下计来就马上安排下去,过了几日便有人就此事发难了。
政事堂内,谢文喆看到这本奏折便笑了起来,用这折子敲敲桌子,伸手递给了正在他下首饮茶的郭四郎:“我说你怎的今日赖在我这里不肯走,原来是等着这个呢。”
郭四郎接了奏折过来,笑道:“为了引他上这奏折,我当真费了不少唇舌,如今可是要看看成果才甘心。”
“此事能成,四郎该当首功,当真是辛苦了。”
郭四郎起身拱手道:“得相爷这句话,我便是没有白白赖在这里喝茶了,只是下官不明白,您为何要设计让右相参奏广涛、孔怀呢?”
谢文喆微微一笑:“前些时我已是三令五申要整顿吏治,谁知这二人竟是半分不放在心上。说到底,不过是觉得投入我的麾下便可以为所欲为罢了。我若亲自下手惩处,不免显得凉薄,倒不如请你父亲帮我一帮,到那时将这二位罢官抄家,也算的是师出有名。”
郭四郎忍不住心中暗叹,谢相爷这一手借刀杀人真是高妙,既除了南川党内不听话的人,又能借这二人杀鸡儆猴,关键是,这黑锅还得是郭家来背的。
看着郭四郎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谢文喆笑道:“这折子你领下去办了吧,如此一来,你在右相那里也能得个好。”
郭四郎领命而去,谢文喆将下一本折子打开,却久未翻动。
他手指轻敲桌面,显然还在思考。
实际上,谢文喆心中还有另一层算计。
如今郭家势弱,朝中经过一轮清洗后,渐渐成了他一家独大的形势。
眼下曲炳君是不理政事的,可是若哪一天经了陈遇遥的提醒,只怕曲王那多疑的性子会让他立即扶植右相的势力来保持朝中平衡。
所以,谢文喆要未雨绸缪,先营造出右相能够与他抗衡的假象来迷惑曲炳君才行。
那麽下一步,陈遇遥又会如何出招呢?
作者有话说:
——郭四郎:“爹来喝药了!”
——郭振海:“我家四郎真咕嘟……孝顺咕嘟……咳咳咕嘟……你等咕嘟……救咕嘟命……咕嘟……咕嘟……”
——郭四郎:“爹你中奖了,你看勺子上写的再来一碗!”
第181章 动摇
最近,郭振海可谓是喜事频频。
首先,是谢文喆麾下的光禄寺署正广涛、工部员外郎孔怀,因贪污受贿遭了惩处,二人如今已是被抄家落狱。
据说谢文喆得知这二人出事,也曾亲自帮忙周旋一二,怎奈证据确凿,加上有郭四郎从中主导,最终这位权势滔天的左相也不得不秉公处理,颇有些挥泪斩马谡的架势。
事后,那些因着投靠了谢文喆而整日不可一世的家伙们,也都要乖乖的收了尾巴。
不过郭振海也感到颇为意外,他倒没想到郭四郎能有这样大的能量,竟能在谢文喆手下活动,这等能力,不愧是他郭振海的儿子。
想比之下,大儿子郭常元就要逊色许多了。
郭常元负责的是在郭振海与宫中国师间传话,郭家对于消息的传递可谓是尽职尽责,可每每换来的却是国师的一句稍安勿躁。
这就很气了,郭振海感觉国师根本就是在应付自己,可是不好与正主发脾气,便只能埋怨郭常元不会办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