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麽样,累不累?”手机那边传来孝寅的声音,似乎是刚跑到一个可以接电话的地方。
“我正要问你呢,我不累,这才刚开始。”
“路上要多久?”
“差不多十八个小时,”豫则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看着一架波音787在跑道上做着起飞的动作,“先到上海,在米兰转机,法兰克福还要转次机,再到柏林。”
“啊,真的好辛苦...... 哦,你好,你好。”
豫则静等着,那后半句明显不是对他说的,应该是有人从孝寅打电话的地方路过了,并且跟他打了招呼。
果然,孝寅解释说,刚才是两个学生喊他“老师”。
豫则不禁莞尔,也跟着重複了一遍:“李老师。”
孝寅听他的语气撩拨又暧昧,笑了一下,问道:“路上準备怎麽打发时间?”
豫则说,睡觉,看书。
“手机电省着点用。不用一直跟我联系,安顿好了再说。”
“没事,有充电宝。就是可能信号会不好。”
“所以说...... 等一下。好的,我马上过来。阿则,我先去忙了,你注意安全,一路顺风。”
豫则听到孝寅那边又有事情,就说:“好,你去吧。”赶在孝寅挂电话之前,匆匆加了一句:“我爱你。”
孝寅一怔,笑道:“我也爱你。”虽然因为环境的原因声音很小。
在飞机上完整地看了一次日出和日落,柏林时间夜里十一点,豫则和姑姑终于在泰格尔机场看到了司加加,她精神奕奕,比上次晒黑了一点,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松散的麻花辫,穿着简单的纯白色亚麻布无袖连衣裙,脚踩浅棕色的平底单鞋。
“你好啊妈妈!一路辛苦了!”司加加拥抱了李梅真,扶过她的行李箱,转而又抱了一下阿则,笑道,“好久不见,越长越帅气了。”
李梅真朝她身后看了看,问道:“就你一个人啊?”
加加边领着他们往出口处走,边说,对啊,怎麽了,你还想有谁?
李梅真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阿则,因为她刚在飞机上说不知道那个叫路易的会不会来。看来没来,说不定两人根本就没戏,继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外国人谈就是不靠谱。
“你也不喊个朋友一起,大半夜的多危险。”
加加笑道:“妈妈别担心了,柏林的治安很好的。”
豫则等待手机有了信号,立刻给孝寅发消息报平安。
到了停车场,加加打开车的后备箱,和阿则一起把他们的行李放了进去。李梅真左右打量这其貌不扬的车,问是什麽牌子。
“大衆斯柯达。”加加坐进来,关上车门,“不到一万欧。”
李梅真小声嘀咕:“也太缺钱了。”
加加也不知道听没听到,边系安全带边说:“德国车很便宜的,就是一代步工具,这儿到处都是斯柯达。”
豫则一直看着沿街的商店和行人,听到司加加这麽说,也留意起车牌来,又忽然想到车辆工程专业,想到孝寅,一种新鲜的寂寞像雨中的霓虹灯,彩色的,冰冷的,原来在异国他乡思念一个人是这样的感觉。
李梅真扶了扶眼镜,看着一辆红色劳斯莱斯从旁边经过,觉得司加加的话不是很有可信度。
到了公寓,打开灯,这是一个舒适、干净的住所,豫则第一眼就看到了墙上大大小小的画框,奇奇怪怪,又别致可爱。
加加因为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朋友来,所以备有客房,于是这间客房就被收拾出来给阿则住,家具简洁,正合他意,白色单人床靠窗,可以看得到高耸的电视塔。
第二天,三个人去看了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柏林墙,柏林大教堂,都是外国游客必去的热门景点。虽然只有二十一度,但豔阳高照,司加加戴着墨镜,穿黑色的丝绸吊带,宽松的珠灰色长裤,休閑小白鞋,大步流星,介绍解说,如数家珍。豫则饶有兴趣地听着,一点也没觉得累,只有李梅真走得腿酸,说还好欧洲的城市都很袖珍,柏林只有七分之一个上海那麽大。晚上,加加带他们去一家当地餐馆吃了传统北方德国菜烤猪手。加加忙前忙后,李梅真不好跟她说真话,只能私下里小声跟阿则吐槽说太鹹了,终究不如家里做的卤猪蹄。
也许因为李梅真不善于从外表上掩饰自己的想法,司加加总能看出她的心思,笑道:“旅行呢,就是为了体验不同,见识差异,抱着探索精神和尊重的态度才能收获快乐和惊喜哦!”
加加这说法倒是让李梅真放了心,毕竟,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和观念,她的女儿要怎麽长久地呆在国外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