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岁
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是周六,也是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考完后,李孝寅送李豫则回家,就骑到了月落湖。
在墙外的壁灯下面,李孝寅说有东西给李豫则,从书包侧面的口袋里抽出一盒中性笔芯。
“吶,不漏墨,干得快。”这是上次李豫则送他钢笔的时候找的借口,现在想来真是拙劣又可爱。
“为什麽送笔芯?”李豫则把盒子打开,里面确实是十只普普通通的中性笔芯。
“你觉得我会忘记你的生日吗?”李孝寅含情脉脉地握着李豫则的手。
李豫则一怔,随即笑了:“生日礼物?谢谢,我刚好需要这个。”
李孝寅左右歪头观察李豫则的脸,见他的高兴不像是装的,不禁摇头苦笑。
“你真的很容易满足啊,哎!看来我找了个好养活的女朋友。”说着又从鼓囊囊的书包里拿出一个花花绿绿的东西。
李豫则眼睛一亮,居然是一个木头做的真台灯。
“十七岁生日快乐。”
从李孝寅漂亮的手中接过台灯,李豫则的心跳得很快。灯罩,支架,底座,灯泡,开关,电线,中规中矩的木头台灯,跟顶尖设计师的作品相比固然缺少了些想象力和创造力,但红黄蓝三种鲜明的撞色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粗朴纯真。
“你自己做的?”
“嗯。我想着你什麽都不缺,我能花钱买的都不如你自己的好,你又不吃甜,也不能做蛋糕给你。”
“你花了很长时间吧?”李豫则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台灯,他特别感动。
“没有,也就两个月,每周日跟在一个木匠后面学,工具也是人家提供的。”李孝寅说,“其实,我本来看中了一个闹钟,但是送钟不吉利。”
李豫则从台灯上移开目光,笑道:“这有什麽,我才不信那些。再说,你要是能给我送终,我不知道有多高...... ”
“过生日瞎说什麽呢。”李孝寅打断他,自己却想到了很多事情。他微微皱眉,咬着下唇,目不转睛地看着李豫则的脖子,那上面露出护身符的红绳。
如果这辈子,他真的能和面前这个人在一起那麽久,该是多幸福的事情啊。
“我...... ”李孝寅欲言又止,微笑着拍拍李豫则的脸,“那个,你快进屋吧,今天是你的生日,你不能不在家。”
李豫则把台灯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没有啊,我爸给我过农历生日,上周六就过了。”
李孝寅的脸上掠过一丝惊喜。李豫则看出他的心思,便问:“你想去哪儿,我陪你。”
“外婆被舅舅接去住两天,今天家里没人。你愿不愿意,去我家吃个饭?”
李豫则立刻把书包拉链拉上:“你等我几分钟。”
再出来的时候,李豫则已经脱了校服,换了身浅粉色短袖和蓝色牛仔裤。
李孝寅看得眼睛挪不开。他知道李豫则的衣服都是黑色、白色以及不同层次的灰色和蓝色,从没看过李豫则穿过其他颜色,更别说浅粉色了。
问题不在于颜色的罕见,而是,在李孝寅眼里,阿则穿浅粉色也太帅了。
“我跟叶姨说我去你家了。”
“去我家?”李孝寅笑道,“你还真是不会说谎啊...... 阿姨没说什麽吗?”他很自然地拉着豫则的手。
“没有,”豫则摇摇头,“她只是让我注意安全。走吧,我饿了,不是说要给我做饭麽?”
骑着单车穿过大街,经过人群,李孝寅觉得全世界都在看阿则同学,而一想到那个男孩喜欢的人是自己,他就止不住嘴角的笑意。
进了屋,李豫则看到孝寅直奔厨房,翻翻储物柜,又打开冰箱,很忙的样子,忍不住说:“不用太麻烦,随便吃点就好。”李孝寅笑道:“那我临场发挥咯?”
“嗯,越简单越好。”
李豫则想帮忙,被李孝寅推了出去。
“你就坐着。很快就好啦。”
李豫则就坐在桌边,隔着厨房的窗户看李孝寅忙碌的身影,打火,烧水,切菜...... 他的目光在这个小房子里绕了一周,又停留在墙上的照片上。少女杨亦怜的笑容和李孝寅如出一辙,一样的灿烂、温暖和美好,像给世界的一个礼物。
李豫则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对杨亦怜说了一声“谢谢你”。
厨房里传来油锅的滋滋声,香气扑鼻。不一会儿,李孝寅就端着一个大碗出来了。
碗上面摆得满满的,金黄的煎蛋,绿油油的青菜,西红柿和火腿片也码得整整齐齐。露出的面条的部分漂着晶莹的油花。
“长寿面!”
“好香。”李豫则拿起筷子,十分饑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