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周春苗人精瞧着旁边的富贵老太太程氏,忙和杨婉说道:“我先把菜给你送过去,你就安心在这陪着老太太吧。”
至于对程氏的好奇心还是等将菜送过去后,再过来找杨婉閑聊就成。
目送周春苗走远后,杨婉才和程氏说起周春苗。“爹娘过世后,我便和刘桂花他们一起住着,四伯娘刚好就在他们对面住着,以前四伯娘没啥喊我去他们家吃饭,要不是她啊,我指不定还能不能活呢。”
这些事村子里许多人都知道,杨婉没打算瞒着程氏,她自己说出来总好过程氏从其他人那里听到,到时候那些人添油加醋的程氏会更加无法接受。
“婉婉受苦了。”程氏听杨婉这麽轻描淡写的说着心疼的无以複加,可看着杨婉如今亭亭玉立的在自己跟前,她又释怀了不少。
“祖母,我说这些不是想让你心疼,我自己告诉你的至少比你从旁人那打听来的要可信些,村里人说起话来惯爱添油加醋,很多都不能信。”
她日子确实过得苦,可也算不得最苦的,至少她平安的活了下来和程氏相认。
“我如今才十八岁,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这麽两相一对比这些都算不得苦了。”
“孙小姐年纪轻轻就这般看得开了,日后的福气还多着呢。”卢萍笑着打趣道。
“是啊,我们婉婉是有大福气的。”程氏想着有她和杨家其他人关照着,总归会让杨婉这一辈子过得好。“那位周夫人没少关照婉婉,萍儿你记得帮我备份礼,到时候送他们家去聊表谢意。”
知道程氏会如此的原因杨婉没有出声阻止,只和卢萍说道:“倒也不用特意去备礼,改明儿去镇上买上几斤点心送去就成了。”
以往周春苗确实对杨婉多有关照,不过杨婉也没白吃他们家的东西,每次上山找到野菜、笋之类的都会给周春苗家送上一份。
且村子里备谢礼送几斤点心就已经算是极为厚重的礼了,毕竟整个村子里也没多少人家舍得去县城大手笔的买点心吃,能给嘴馋的男娃买t上一两块解解馋都已经算是不错了。
“那就照婉婉所说的来办。”程氏自然不会反对杨婉的提议,她确实很感激那些帮忙照顾杨婉的人,可她却更愿意按照杨婉的意思来行事,毕竟杨婉日后还得继续在刘家村生活。
第 74 章
眼见着越来越晒, 祖孙俩送过茶水点心閑聊了一番,杨婉和刘大勇打了招呼便準备回家,她还得回去安排午饭。虽说杨婉送了点心来, 可到底刘大勇他们在田里忙了一上午,靠点心又怎能填饱肚子。
等杨婉和程氏回家时,陈秀儿已经带着儿媳们在厨房里忙了起来,就连过来送菜的周春苗也没急着走, 而是在帮着清洗蔬菜。
见杨婉和程氏进了院子, 陈秀儿忙朝着她们说道:“婉婉,你快扶着老太太进卧房稍作休息,午饭就交给我们。”
“那就有劳娘和嫂嫂们了。”
杨婉也不见外,最近这些时日少不得要麻烦她们,家里来了这般多的客人,靠她和刘大勇二人肯定是招待不好的。照陈秀儿的说法都是一家人, 不用说见外的话, 有事的时候一家人就该一起使力。
用过早膳后程氏便睡了个回笼觉, 如今出去走了一遭也不觉得累, 她也没回卧房,而是和杨婉一道坐在了院子里,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刘家婆媳。
自小养尊处优的程氏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 在杨承家没有外派时, 她还是没有住在程家的。
平日里程氏和孔氏打交道的时间也不多,家中人丁不多,杨承家因为程氏和杨明远的事并没有妾室通房, 程氏自己遭了罪自然也不会给儿媳添堵非得给儿子纳妾。
因此程氏自然也不会要孔氏每日里都晨昏定省, 隔三差五的能过来陪着她用上一顿午饭就行。至于早饭程氏自己都不想起太早,自然不会要求孔氏早起。
如刘家婆媳这般相处的景象还是程氏头一回见着, 做婆婆的带着儿媳忙上忙下,陈秀儿也没有做甩手掌柜将活都丢给儿媳们去做。
陈秀儿自知厨艺比不得周东喜,就让周东喜来掌勺,她则忙着和郑燕一道洗菜切菜,烧火的事就交给丫儿来做。
以前刘大勇没回来前,他们一家子即使攒下了些银钱也不敢大吃大喝,毕竟一直没有刘大勇的音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敢信刘大勇已经死了,所以刘大勇成家的银钱他们都得给準备着。
好在刘大勇平安回来不说自己也极为争气,带回不少银钱,盖房娶妻都没用上刘家存的钱。
后续刘大勇又交了两千两银子给刘峰陈秀儿,他们一家子自然不用再如之前般过那种苦哈哈的日子,再加上刘大勇三天两头的去山上打猎,他们家里的伙食可不就好了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