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家不必如此客气,快快都请坐下说话。”程氏笑着朝刘家一衆人说道。
刘家人还是头一遭见程氏这般的富贵老太太,在程氏发话后便极为拘谨的坐下,好在有陈秀儿这个还算是见过些世面的人在,她率先和程氏閑聊了起来。
“老太太能随大勇和婉婉前来刘家村,也是两个孩子的福气,您打算在这边住上多久?”
“归期未定,估摸着会在这边住上月余。”想着杨婉的生辰即将到来,她怎麽着都是要给杨婉庆生的。“我时常听婉婉说起婆婆待她如何如何好,今儿一见我算是知道她是半点没夸张,你这一瞧就是个慈睦的好婆母。”
“老太太您太高看我了,只别人家辛苦养大的闺女嫁t进我们家来,我这当婆母的也是过来人,自然得多疼爱她们一些才行。”同为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呢。
听着陈秀儿这番话,程氏也不由得高看她几分,一个乡下妇人有如此见地已然胜过许多人了。
“我这趟来的匆忙,只略备了些薄礼还望不要见怪。”说着程氏便示意卢萍让她带着盼儿和想儿去将礼物拿过来。
一旁听着的杨婉忍不住想程氏究竟是何时去备的礼物,明明这些天程氏都没有外出过。
不多时卢萍便抱了个木箱过来,盼儿和想儿则各自抱了四匹上好的布料前来。
那木箱打开后里头又装了四个木盒,由卢萍将木盒分给了刘家的四个女眷,至于布料四匹给刘峰夫妻,剩下四匹则给是刘大志和刘大顺各两匹。
在卢萍双手奉上木盒时,陈秀儿倒是没有推拒直接收下了,自古便有老话‘长者赐不可辞’,且又是杨婉才找回的祖母,瞧着就对杨婉很是不错的样子,他们自然不能驳了程氏的好意。
见陈秀儿收下,周东喜和郑燕、丫儿才也将木盒收下。
“多谢老太太,您大老远过来我们还没招待过您就得了您的礼物,还请您明天一定要到我们家吃饭,让我们一家子也能好生招待您一回。”
陈秀儿热情的邀请着程氏,她倒不怕亏待了程氏,总归他们尽最大的能力做一桌最好的饭菜招待程氏。
“好好,明日我定然前往。”程氏笑着应下。
如今程氏已经认可刘大勇这个孙女婿,自然也得和刘家人打好交道才成。
待陪着程氏用过朝食后,程氏便由卢萍扶着回了卧房,奔波了三日,休息一晚上程氏还没调整过来,还需多休息才行。
目送程氏进去后,陈秀儿才将木盒打开,见着盒子里的金镯和金簪,她忍不住低声道:“我滴个娘咧,这般厚重的礼叫我如何能安心收下。”
程氏这一送礼就如此大手笔,陈秀儿哪里能收的安心,这金镯和金簪看着就分量十足,比之杨婉先前送的那个还要重上许多,看着就不便宜。
看着陈秀儿木盒里的东西,周东喜和郑燕也忙将木盒打开,只见里头放着的是支金簪,金簪上还有宝石做点缀,另还放了三盒胭脂。这几个月周东喜和郑燕没少用胭脂,自然也知道这三盒胭脂也是好东西。
看完自己的木盒郑燕忙又将丫儿的也打开,里头放着的是个长命锁,纯金打造,虽说没杨婉戴的大,可也不算小,拿起来都是沉甸甸的。
如此厚重的礼物陈秀儿三人都看向杨婉,此时她们才发现杨婉出去一趟回来后的不同。
如今杨婉身上戴了好几样首饰,脖子上还戴了个大大的长命锁,看着就极为贵气,却又不会俗套。
“娘,大嫂、二嫂,这些是祖母的一番心意,你们只管安心收下。”杨婉笑着说道。
在收下程氏给的银票后,杨婉已经很是习惯程氏的大手笔,且程氏送给刘家人的这些礼,虽说也都是好东西,可相比杨婉的那些首饰却是连一半都比不上的。
想着将礼物送回去也不好,陈秀儿只得按照杨婉的意思将礼物收下。
“这长命锁丫儿好生保管,日后可以做陪嫁。”杨婉笑着打趣道,接着她又想到件事,“我祖母是书香门第家的嫡出小姐,也是念过不少书的,二嫂要是不嫌弃,我可以去请她帮忙给丫儿取个名字。”
眼看着丫儿一天天长大,总不能让她一直顶着丫儿这个名字。
“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嫌弃,就麻烦婉婉帮忙去请老太太给丫儿赐名了。”郑燕笑得合不拢嘴,乡下人家取名本就随便,要是程氏能给丫儿取名,才是丫儿的福气。
“婉婉,我瞧着你祖母对你很好的样子,日后你和大勇也得好生孝敬她才成。”程氏对杨婉的喜爱光是从她送的礼就能瞧出,这些礼物都是精心準备才送了出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