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承完女儿后,张红霞又转而对吴巧说道:“巧啊,这些时日午饭就只能你们自己做了。”
“娘你就放心吧,正好小美也已经十三了,该让她学些厨房里的活计了,这些日子的午饭就交给她做。”
张红霞能有赚钱的活计做t,吴巧自然是替她高兴的,且又是在帮女儿婆家做事,总不至于遭罪吧。
“那就按你说的来安排。”
“对了,娘,家里那几棵茶树的茶叶要是能摘了,你们就给摘了送我们家去,婉婉要收新鲜茶叶呢,最少都是三十文钱一斤,若是品相好都是嫩芽叶的话价格会更高。”
说着说着周东喜想起家里人少,她又接着说道:“算了,等茶叶熟了,我带着孩子们回来帮着一起摘。”
“她真打算三十文钱一斤收啊?一棵茶树可是能摘到差不多六七斤的茶叶,那岂不是一棵茶树的叶儿就能卖上差不多两百文!”
“是真的,她準备做茶叶生意,到时候还会给我们一成的分红呢。”说起这个周东喜都高兴。
自从杨婉嫁进刘家之后,他们一家子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好事,好事,茶叶我保準都留着,到时候全送你们家去。”
张红霞想着他们家四棵茶树,就算只摘最鲜嫩的芽叶至少也能摘出二十来斤,到时候也能有六七百文的进项。
如今周竹竿正在帮刘大勇做家具,等做完家具又是一笔进项,他们家的日子能更加好起来,也能给周实相看个更好的姑娘。
第 35 章
郑燕娘家离刘家村有些远, 要走上半个时辰才能到,村里人家都是走惯了路的,倒也不会觉得累。
不过路上还得翻两座矮山刘大顺自然不放心郑燕一个人回去, 索性家里也忙得过来,他洗净了手跟着一道去了。
郑家人口多,早些年就盖了六间房,三个儿子各分一间, 三个女儿则挤在一间住着, 主卧自然是当家的郑有财和于春花住,另外一间自然是堂屋了。
如今女儿们都嫁了出去,儿子们又都已经娶妻生子,一家子十几口人挤着倒也住得下。院子是用篱笆围起来的,在外头就能看到里头的情况。
才走到院子外头郑燕就大声喊道:“爹,娘, 我回来看你们了。”
喊完她就拉着刘大顺一道走进院子, 见院子里没人直接走进堂屋坐下, 让刘大勇将提着的东西直接放在桌上就行。
郑家人在水和村是数一数二能生的, 郑燕兄弟姐妹就有六个,她两个哥哥又各自已经有了四个儿女,就连最小的弟弟才二十岁就已经有两个娃了。
当年陈秀儿给刘大顺相中郑燕就是因为郑家人能生养, 她也希望家里能多些孙辈。后面刘大勇去参军生死未蔔的时候, 她还有过让两个儿媳再多生一个过继给刘大勇的想法。
正在卧房里午休的郑有财夫妻听到郑燕的声音忙起床穿衣,大步走了出来。
“你这丫头都两个娃的娘了,怎还这麽咋咋呼呼, 你在婆家也是这般德性吗?”出来于春花就忍不住念叨郑燕。
“娘, 燕儿这性格挺好,我娘就喜欢她这喜庆的性子。”刘大顺忙帮着郑燕说话。
说起儿媳, 陈秀儿还真没有一个不爱的,最年长的周东喜成熟稳重,郑燕虽性子跳脱了些,却极为听话,只要她说了不可以做的,郑燕就算再想也不会不听。
至于才进门一个月的杨婉,她确实因为刘大勇的缘故要偏爱一些,毕竟光是杨婉不嫌弃刘大勇脸上那道疤痕,就已经足够让陈秀儿心喜了。
“娘,这是婆婆让我给你送来的糕点,都是我三弟妹买的好东西上百文一斤呢。”郑燕一句话就夸了两个人。
是杨婉出钱买的,又是陈秀儿做主送的,就表明杨婉孝顺给陈秀儿买了不少好东西,陈秀儿也重视亲家,才会特意让儿子儿媳过来送东西。
“至于这些泥鳅和黄鳝是宏儿他们三兄弟去田里捉的,没多少不过也能添道肉菜,算是他们小辈的孝心。”
“我当年没白疼你,有点吃食都想着给我送过来。前些年你回来的少,我也知道你不容易,如今日子好过了,就多回来看看我和你爹。”
说起这些于春花都忍不住抹眼泪,七八年的时间,一年到头也就能见郑燕两三次,到底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又怎麽会不想呢。
偏郑家一大家子人,这娶回来的儿媳性子可都不一样,于春花又不是那等泼辣婆婆,自然管教不住儿媳。
刚开始那一年于春花还去刘家村看过郑燕,可回来后被二儿媳各种挤兑,渐渐的她也就不好再去了。如今瞧着郑燕日子过得好了起来,她是真的替郑燕高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