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眼疾手快,在她落地之前,伸手托住了她。看着这张熟悉的脸,池鹤春鼻子一酸,突然很想哭,可是眼泪已经哭完了,哭不出来了。
他抱着少女,走进房间,将她轻轻放到小女娃旁边,找了条毯子,盖在她身上。
窗外一束阳光照进来,天亮了。
芦笙声声送亲人
深秋,乌城的清晨被浓雾笼罩,为古老的村落增添了一抹神秘。阿爷们早早的吹起了芦笙。呜呜咽咽,如泣如诉,余音绕着乌城,像久病的人在痛苦的呻吟。
芦笙场上,棺木整整齐齐的放着。大家陆陆续续到了。柳青青示意鬼师们,可以开始了。
鬼师其实就是乌城寻常百姓,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便披个没有任何花纹和图案的黄绸,在腰上缠根绳子,头上横盘块白色纱帕,“化作”鬼师为百姓们服务。
他们高高的仰起头,擡起手,吹着海螺,呼唤“相告”。以示这场仪式是按照祖先相告的方法来做的。海螺放下,嘴里念着高深的话语。金华猫告诉他们,这是指路经,可以引导在这场灾难中死去的乌城百姓找到通往冥界的路。
衆人低下头,沉默的听着,经念完了,芦笙声起,要起身去送他们最后一程了。
棺盖已经备好,共两千五百二十四个,每一个棺盖上面都雕刻着美丽肃穆的图案,用植物的汁水染着,棺盖盖上,好像一个精美的礼盒。
金华猫偷偷往一个小孩儿的棺木里塞了一把弹弓,他很清楚小鬼现在可能已经投胎转世了,但这把弹弓,是给这一世的小鬼的。他做的弹弓射程远,力道足,小鬼可喜欢了。
以往乌城的葬礼是十分隆重的,乌城百姓认为,人死后入轮回,而后重新投胎降世,是自然之礼,是值得庆祝的。
但这一场要埋葬近乎一半乌城百姓的葬礼,没有人愿意将它办成喜丧。
近千架芦笙齐奏,声音在山中回蕩,庄严而悲壮,盖过了他们的抽泣声。
一声“擡棺起!”打破了芦笙曲的悲凉,衆人擡起棺木,芦笙声起,声音比前曲更加悲怆。
池鹤春和阿絮两人擡着师尊的棺淳。黄龙的一生毫无疑问,是沉重的。死后的棺淳,却十分的轻,他走得潇洒,灵魂连着□□,全部带走了,什麽也没留下。
衆人在悲戚的芦笙曲里,擡着棺木,上了山。
棺木被吊在了朝阳的悬崖上。不管生前如何,死后都将一直生活在阳光里,与山间清爽的风和崖下汩汩的泉作伴,閑逸而温暖。
棺木吊好,就该离开了。没有人来开这个头,他们都直愣愣的站在悬崖上,大概是想再陪他们一会儿吧。
少女睡醒了,旁边躺着昨晚顺来的小女娃。推开门,屋子里空无一人,少女感到很是疑惑,他们都去哪儿了?
院子里,街道上,甚至平日里很是热闹的芦笙场上,也是空无一人。
百里遥纵身一跃,腾飞到乌城上空,在一处不起眼的悬崖上,找到了他们。
他们呆站在悬崖边上,仿佛被人定住了一样。崖壁上,吊着许多个木箱子。
少女没见过人间的葬礼,也没有经历过生死离别。因此,她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很是不解。但是,她看得出来,他们都很悲伤。百里遥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直接回到了阿婶家院子,将昨晚带回来的浆果都洗干净了装到阿叔编的小竹篮里。
小女娃醒了,看到她走过来,百里遥挑了一个红彤彤的漂亮果子递给她,“给你吃。”
息蕴接过果子,忽然扑到百里遥怀里,大哭起来。
百里遥僵着双手,不知所措,而后忽然想起,这个可怜的娃娃刚死了哥哥,她略显生硬的将手搭在息蕴的肩上,抱住她,安慰道:“哭出来就好了。”
息蕴把百里遥的外衣都哭湿了。少女反应过来,自己好像应该安慰一下她。
她佯装从身后掏了掏,笑嘻嘻的说道:“哒哒哒,息尘让我带给你的!”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出现在少女手中,她推开这个哭成小花猫的女娃娃,掰开她的手指,把莲花塞到她手里。
息蕴还在哭,百里遥无奈道:“别哭了,再哭你哥折的最后一朵莲花也要焉了。”
息蕴抽抽嗒嗒的,看向手里的莲花,问道:“这莲花你哪来的?”
百里遥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上次经过夫诸河,觉得这花好看,就顺了一朵。”
“可是哥哥走了,再也没有人给我折莲花了。”息蕴眼底是说不尽的失落。
百里遥嫣然一笑,道:“我会啊!我没有姊妹,如果你愿意,以后你就是我妹妹了,我天天给你折莲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