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就在刚刚,我们见过她。”池鹤春回答道。
“可否帮我告诉她,我在这里等她。”
“你直接去找她不就得了。”阿絮觉得这人很奇怪。
“若是我走了,阿鬼到了没看到我会生气,我不想让她生我的气。”
“你这魂魄都虚弱成什麽样子了,这麽久没来找你,她一定是忘了这个约定,而且我一个时辰前还见到过她,她看着就很閑的样子,哪里会有事拖住她。”
“不如,你现在跟我们一起去找她罢。有我们在,那些林子里的精怪伤不了你。”池鹤春劝道。
那魂魄沉默了一会儿,“行吧,我跟你们一起去找她。”
因为还没有走出林子,所以那榕树开辟出来的路还没有合上。三人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山精鬼怪。
在路上,那魂魄给两个少年讲了他和山鬼的故事。
魂魄生前是个书香世家的少爷,名唤姜道隐。十五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
姜道隐的母亲徐夫人是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徐夫人家重文化教习,故徐夫人颇有学识,丈夫去世后,没有请夫子,而是选择由自己来教儿子。
但徐夫人严厉,姜道隐常常因为没有按规定时间背出诗文而没饭吃。日积月累,姜道隐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有一天,姜道隐又因为没背出诗文而饿肚子。他赌气,一个人偷偷跑到了附近的小河边,坐在石头上发呆。姜道隐正努力回忆诗文的下句是什麽时,一只拳头伸到了他眼前,张开手掌,是一个还没完全成熟的毛桃儿。
“吃吧。”旁边的小女孩说。
“我不饿。”
“我在一里外的树上就听到你肚子叫的声音啦,还说不饿。”女孩儿把毛桃硬塞到姜道隐的手上,“你就吃吧。”
“多谢。”
“你下次饿了就到这里来,我请你吃桃儿。”
“好。”
“再见啦。”小女孩说完就突然消失了。
那时的姜道隐觉得,他一定是遇到了书中写的乐于助人的仙子,而且还是个可爱的小仙子。
随着姜道隐越长越大,徐夫人布置给他的读书任务也越来越多,让姜道隐和小山鬼见面的机会变多了。道隐和山鬼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他们不再局限于只是给食物这一个互动。他们分享最近发生的趣事,谈理想和远方。
有了山鬼的陪伴,姜道隐渐渐变得健谈开朗,不再内向孤僻。徐夫人察觉到了姜道隐的改变,可是慢慢的,儿子会问她女子喜欢什麽物什,会在节日里偷偷出去许久。她知道,儿子恋爱了。但是,年轻人嘛,她理解。她支持儿子谈恋爱,并且主动要求儿子把山鬼介绍给她认识。
初次见面,她夸山鬼长的漂亮,名字特别。山鬼走后,她告诉道隐,她很喜欢她。原本一切都是那麽美好。
后来,姜道隐病了,病的越来越严重,徐夫人请了医师,甚至请了道士,都没能把他治好。道士走后,徐夫人开始不喜欢阿鬼,姜道隐感受到,母亲似乎认为是阿鬼害他生的重病。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是阿鬼给他的,约他在榕树林西边的一棵他们常约的老榕树下见面。他那时已经病的很重了,但是他还是去了,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她。
三天后,他病死在了那棵老榕树下。他死后,林子里的精怪分食了他的尸体。母亲来找过他,但是他的尸体已经被吃了,他成为孤魂,母亲听不到他说话,他看着母亲一直找,一直喊,母亲没找到他,离开了,此后母亲每天都来找他,再后来,变成了每个月来寻他,最后,母亲每年带着祭品来祭奠他。现在,母亲已经很久没来过了,姜道隐知道,母亲去世了,和父亲葬在了一起,他听山里的精怪说的。
他想去见母亲,可是他被困在了这无边的树林里,永远走不出去了。他一个人在森林里游蕩,等待。直到遇到了池鹤春和阿絮。
故事讲完了,三人也已接近森林深处。
“那女人又来了。”阿絮吐槽道。
“又见面啦。”小野猫非常兴奋。高兴的绕着阿絮直转圈。
“别靠我这麽近!”阿絮嫌弃的说。
池鹤春向野猫行了个礼,说道:“姑娘,我和阿絮离开后,在榕树林里遇到了一个魂魄,是山鬼大人的故友。他与你家主人有个旧约,可否唤你主人出来一见。”
花貍化成了少女模样,“故友?我家主人哪里会和魂魄交朋友。”
“是阿貍吗?”那魂魄试探地问道。
“这声音……天吶!你是,姜道隐!你还有脸来找我主人!”少女顿时炸毛,要去挠死那负心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