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英灵入侵,神州沦陷;随后,城主兴起,夺回扬、益两州。当时,凉、荆、徐三州的游击区还没建立起来,两边交通断绝,并无多少往来,遂各自建国。
可能是受到英灵的影响,两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三国旧称。益州之国自称蜀,扬州之国自称吴。
扬州的吴倒是没有多少争议,但是蜀国确立国号的时候,却是引起了一番争论。
有人提出,蜀汉本是对刘备所建季汉的蔑称,以蜀为名,只是偏安,缺少了一些雄心壮志。
这种言论最初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
不过,暗英灵势大,到了这一时期,人们早已没有了天下一统的雄心;再加上周宏升《三国演义》的影响,倒也不觉得蜀有什么不好。
最后,在本地士人的推动之下,“蜀”最终胜出,成为益州之国的国号。
蜀、吴立国之后,随着城主的增多,实力上升,开始对外拓展土地。恰逢暗英灵内乱,互相攻伐,竟是让他们在扬、益二州之外,硬生生地建立了大片游击区作为缓冲。
从此,两国境内逐渐稳定下来,除蜀国街亭之外,战火几乎都是在暗英灵辖区内发生。
并且,随着蜀、吴游击区接壤,两国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
尤其是城主之间。
作为社会的“特权阶级”,同时也是皇权的防备对象,两国城主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两国之间的资深城主展开会晤。城主联盟在这次会晤之中诞生。
城联是当今大多数城主组成的联盟,地位超然,因为城主所拥有的强悍战斗力,城联一经成立,便拥有着莫大的权势,隐隐有凌驾于吴、蜀之势。
随后又经过各方势力谈判、调解,乃至是武力争斗,一系列规定自城主联盟之中诞生。
城主被带上了世俗的枷锁,但也获得了真正被官方承认的权利与名望。同时,因为城联的约束,城主与城主之间为了各种利益而打得不可开交的事情也得到了遏制。
在城联的诸多规定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城主之间不得互相攻伐。
正如前文所说,当一座天命之城彻底被摧毁的时候,天命回收,摧毁天命之城的人会获得一定的玉符作为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