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括身处环境也是又彻底切换了一次,不知道这位名字长到拗口的原主又跑来了哪里。
[费……什麽斯基?]叶伊赫在心里呼叫小爱同学。
才听伊万说一遍,他没怎麽记住,但系统肯定没问题。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系统果然一字不差的複述了出来。
[果然有点难记。]叶伊赫低语。
这名字听着莫名感到耳熟,但俄国名字真的有太多【斯基】了,他很难回忆起自己到底是从哪里听过类似的发音。
但眼下并不是纠结于名字的时候,叶伊赫终于听出这段旋律从何而来——他口袋里的老式手机。
它因为没人接听,在中途停了片刻,但又接着顽强响起。
看来,得先接完这通电话再考虑其他的。
叶伊赫按下这部手机的接听键,将它放在耳边。
“剧本已经安排好了,先生。”
仿佛是用某种劣质的电子变声器,又或是处在某种被电子干扰的场所,电话对面说出的每个字都滋啦滋啦的,还透出十分自满的得意,“诚邀先生前来贵宾席,这次,胜利必定属于我们组织[V]……”
这个字母太过熟悉,以至于叶伊赫条件反射的接梗,“V…V我50看看实力?”
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卡住了。
“…?”
第14章
电话那头的声音停顿了许久,似乎在努力的思考。
接完话的叶伊赫也沉入沉默——他沉默的不是自己刚才脱口而出的网络流行梗,而是对方的发音。
无论怎麽听都是日语………
往好点想,万一只是正好打来电话的这个人来自日本,而不是他来到了日本呢?
话说这位真名叫费奥多尔的原主,除了能从细节侧面推敲出他十分精通的宗教与音乐外,竟然连日语都如此流利……这家伙根本就是个天才啊。
就是一开场那个罪犯身份始终困扰着叶伊赫——但这份困扰不再是思考合理的解释替对方开脱,反而暗自生出了几分警觉心。
否则之前也不会特意向系统询问合理化对方记忆相关的问题。
理由很简单。原主的身体大约处于十五六岁,身量单薄、贫血体弱、轻微驼背外加爱啃手指头,且没有继续学业。
伴随着这些标签,他生活在一个小规模沖突不断、物价飞涨的经济动蕩时期,又没有双亲或其他长辈资助生活的迹象,基本都会活得很艰难,最后犯下轻罪是情有可原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哪怕去监狱也不会过得比外面更好,里面多的是杀人不眨眼的暴徒,十五六岁的少年进去只会死得更惨。
即使在叶伊赫的一点点帮助下成为逃犯,叶伊赫也做好了这位孤苦无依的少年会流落街头,而他要想尽办法脱离苦海、顺便做好事攒複活点的心理準备。
结果事情的发展大出预料之外,费奥多尔先是轻松进入可以说是最不用苦恼衣食的教堂之中,接着在短短四个月内,更是荣升为顶级音乐学院的助教……
就算是叶伊赫也忍不住想问上一句:这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啊?
何况还让伊万成为他的狂信徒……真的可以说是狂信徒了,叶伊赫可没忘记对方刚出现时说的那一番誓言,而俊雅青年样貌的伊万看上去至少比这具身体大六岁以上。
而眼下……他略微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处相当空旷的房间内。
真的相当空旷,除去墙壁一侧用整面玻璃作为落地窗外,视野内唯二的家具就是两把椅子,其中一把在他的屁股下。
另外一把放在他对面,空蕩蕩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坐过。
只从这房间的装饰来看,完全判断不出自己在哪里。
叶伊赫环顾一周,起身来到落地窗前。
此刻的太阳即将转去地平线的另一侧,偏暖金色光芒的斜阳虚坠在天际,高层建筑物的玻璃外墙都笼罩上了一层明晃晃的亮橘光晕——如果不小心与反射的光线对上,还会因为太刺目而闪到眼睛。
这种密密麻麻的车流、为了节省土地而不得不将建筑物簇拥起来的都市、远处能看到正微微起伏的海面……
玻璃窗上还能隐约看出他的面容轮廓与身形,与之前无异,没有换一具新身体。
……叶伊赫面无表情收回视线。
很好,他这次果然是换了个国家,横跨了近乎一整块大陆,直线距离至少七千公里。
他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学出点起色的俄语,顿时又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花Q。
再说一遍,花Q。
“您刚才在说什麽吗?”
——电话那头传来的电流音依旧明显,而对方也听出了叶伊赫的母语来历,“中国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