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何点点头,看看那个超大号箱子,说:“嗯是,我买的就是28寸的了,他们这个看着应该是32寸的。”
看来郑何完全没计较刚才莫俞的无理取闹。
李三千:“还是离家近好,我这个20寸的上火车都不占地方。”
几个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就出了公寓楼。门口边上就是警卫室,二楼的阿姨和一楼的大叔在外面支了个小桌,两个人喝茶呢。
下了楼行李箱也没多沉,李三千就像提公文包一样还提着。莫俞下了楼就开始拉着了,郑何也是,他身兼多任,两个手各拉一个行李箱。
D大的七公寓与校园内部隔着一条马路相望。不过在李三千他们这届新生入学前两年就建成了一座桥,李三千三人从桥上走过就直抵校门口的保安室了。
保安大叔看着三人胸前都挂着通行证,就放行了。
要说D大的面积,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反正饭后散步消食是没走完过。
还好这次的取书教学楼不远,就在进校门最近的那个经管楼一楼。三个人带着箱子,走进一楼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取书了。班长和学委本来蹲在地上码书,学委曾辉看见他们进来就起身招呼他们签取书名单。
“应该是就剩你们寝六个的了,桌子上是四个人的,这是第五个。”班长刘光扭头说。
刘光把手里这捧书放在了桌子上,三个人打开箱子装书。
刘光回身捧第六摞书的时候说:“刚才曾辉发现英语少了一本,清点的时候数目是对的,应该是有人多拿了,已经在群里说了,之后送过来再给你们。”
“好,谢了。”李三千接过第六摞放进箱子里。
曾辉看着三人说:“你们这很可以呀,行李箱都搞过来了。”
莫俞:“吸取上学期的经验嘛。”
曾辉:“要说这书,上学期就没太用上过,我好几本都跟新的似的。”
刘光接话:“也就英语和高数有用,英语这学期还是那个让做书后习题的老师。”
郑何:“好像下学期就要换老师了。”
刘光:“应该是,上一级的也是大二换英语老师。”
莫俞补了一句:“高数书也没什麽用,反正都要再写一本笔记。”
几个人你一嘴我一嘴,李三千连背景音都不用充当,专心致志给书装箱,所以最快收拾好了。班长和学委两个人也开始打扫战场,李三千三个人装好就拖着行李箱出了教学楼。
郑何另一箱要取的书在对面的教学楼,三人分成两队,李三千和莫俞準备回寝室。
行李箱在沥青路上总是硌得手疼,李三千提起来走上了中间的广场。广场铺着平整的石砖,这样走起来就不硌手了,莫俞也跟着上了广场。
广场上轮滑社的桩子占了边缘的五分之一,剩下的被滑板社、羽毛球爱好者、丢沙包小团体瓜分了,两人蛇皮走位,绕过丢沙包的投手、擦着羽毛球同学们来回蹦跶的不确定活动区域来到了最后滑板社的地盘。
中央广场的面积有半个足球场那麽大,只是每个社团和爱好者的运动都带着些运动危险系数,但间隔的距离把控精準,李三千和莫俞在最危险的安全距离拖着装满书本的行李箱穿梭,要是没有行李箱肯定健步如飞、反应灵敏,但拖着行李箱就像领着半个孩子,走路的速度都减到二挡了。
还好滑板社的几位行动路线清晰明了,就在李三千準备带头走过去的时候,莫俞在后面叫住了他。
莫俞拿着手机,看来是群里@了他,作为寝室长的莫俞,只要有消息铃声绝对会拿出手机看一眼,就算现在是身陷危险地带也如此。
莫俞:“英语书是赵五凡多拿了,一会儿他送到楼下。”
赵五凡。
李三千随便应了一声。
刚走出滑板社的地盘,李三千想到了什麽,问:“送到楼下?放寝室不就行了吗,他不是在622吗?”
知道赵五凡在622算偶然。
男生喜欢结伴而行,李三千每次收拾的都快,在外面等的时候就喜欢看东西,寝室楼的走廊就只有寝室成员表,李三千来回踱步间就看见了。
不过从来没见过赵五凡,但是他也没在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钟,碰不上面太正常了。
再说,说不定这赵公子在外面有独栋公寓,碰上的几率就更小了。
莫俞回:“他不住寝室楼,在622就挂个名,好像是在校外有房子。”
李三千想了想:“真有呀?”
莫俞摊手手:“好像是,刘光不是寝室长吗,之前提过一嘴。”
两个人拉着行李箱出了校门,走上了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