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二一......
他为了招仇恨也算是豁出去了。
面对一个两辈子都疑心病极重的皇帝,男主没有反心才怪——
见对方的脸上都带上了点凄凄惨惨的痕迹,陆承嗣方才收了手,垂眼看着跪在地上的青年。
说实话,他手疼。
只是陆承嗣面上丝毫不显,依然保持住自己的人设。
他弯腰瞧着对方,瞧着就像是位无害爽朗的少年郎君般笑道:
“朕开个玩笑,李爱卿不会介意吧?”
“臣不敢。”
李贺明又垂下了头,似乎显得对此诚惶诚恐。而皇帝就像是终于满意了般起身,边走回去,边随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起来吧,给朕讲讲边关的事情。”
李贺明的目光沉默的从陆承嗣因为过于用力,而有些发白的指尖划过,再到皇帝走回去背影,最终慢慢的站了起来。
只是陆承嗣背对着他,并未看见李贺明脸上的神情究竟如何。
此后李贺明便成了紫宸殿的常客。
皇帝常常召他来讲些故事,除了塞北的,还有一些军伍趣事,有时候甚至心血来潮会问问李贺明永昭侯府的事情。
在陆承嗣眼里,这就是重蹈覆辙,是拿着永昭侯府肆无忌惮的威胁对方,而李贺明则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而在他毫不知情的角落,他这种行为,也让一个传闻在京中甚嚣尘上。
在宫内的皇帝脾气不好,自然没人敢在他面前嚼舌根子,而在宫外的李贺明却听得明明白白。
只是李少将军对此传闻却一言不发。
真的被问及的时候他也只是低下头,一副黯然神伤,不愿多谈的模样,反倒是让传言愈演愈烈。
直到这个传闻传到了裴元留的耳朵里。
“一派胡言!”
两个官员被堵在墙边,吓得不住作揖,而裴元留的脸色却是黑了个彻底。
他揪住其中一个,冷声开口:
“谁教你们传陛下的......这种东西,简直是危言耸听。”
裴元留眉目倒竖,眼中杀气勃勃,那两个人也知道这位裴翰林的名声,生怕就被他不管不顾的押着去了刑部,连忙求饶道:
“是下官听了市井传言,都、都这样说。”
“怎麽说的?如实和我讲,不然御史台明天就会收到你们的名字。”
裴元留可不管他们的借口,面无表情的盯着那两个官员,二人哆哆嗦嗦的,也都豁了出去:
“陛下不选秀,不近女色,是因为、因为看上了李将军........”
“这才、这才一直拖着,每日召见少将军在紫宸殿行——”
“够了!”
裴元留几乎听不下去这等污言秽语,他被气的不轻,狠狠的甩了袖子便走,只留下原地两个面面相觑的官员。
“裴翰林是?”
“可是京中都这样说,总不能全赖我们身上吧?”
他们俩嘀嘀咕咕的,生怕裴元留直接进宫参他们一本。
而裴元留却没去进宫面圣,反是回了府中,一一派人去打听关于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他绝对不会相信自小英明神武的陛下会是那种人。
绝对是有人从中作梗。
绝对。
第22章钓鱼执法
“陛下。”
裴元留经过通报走进殿内,就看见了和传言中如出一辙的情况——
皇帝坐在榻上,而那位传闻中的李将军则是低眉顺眼的站在一旁,衣襟有些可疑的淩乱。
在这两天的调查的耳熏目染下,他已经能目不斜视无视掉这种情况,目光清朗的看向陆承嗣。
“臣在京中听见有些传闻,是关于您和李将军的。”
陆承嗣闻言挑了挑眉,他和李贺明的传闻?
想到这些天他的所作所为,他有些希冀的合上了手里的书本。
是来骂他的?
也是,裴元留一向刚正不阿,怎麽可能忍得了他对无辜的臣子做出这种事——
正好陆承嗣也想找个借口把男主放回去。
“说来听听。”
皇帝撑着下巴,眼里带着点期盼的神采,似乎在鼓励着对方说出些合他心意的话。
而裴元留也不负衆望,朗声开口道:
“陛下心系边关战事,与李将军一见如故,君臣相得益彰,但也应该多顾及自身。”
“古言有云,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陛下如今虽不及二十,但也该以社稷为重。”
他语气掷地有声,目光亦是坚定至极。
陆承嗣:“?”
他的脸上有一瞬间的茫然,君臣相得?一见如故?
外面是这样传的吗?
裴元留的声音回蕩在不算大的书房内,就连门口的进喜都能听得见,而李贺明几乎是瞬间眯起了眼睛,冷冷的打量着站在面前的文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