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529章 太子师之争

第529章 太子师之争(1 / 1)

第529章 太子师之争

在欢庆的木鹿城内,茹来杰走入一间圆顶且矮小土屋内,然后关上门将外面的嘈杂声减弱了一些。

茹来杰耐心地对钦陵道:「你是禄东赞的儿子,你是松赞干布最信任的辅臣,你应该比他们更明白,一个庞大的帝国会盛极而衰,或许有的帝国鼎盛时期只有二十馀年,或者只是三五年,十馀年,人的一生漫长,一个帝国的繁荣却很短暂。」

钦陵听着他的话语,还在咀嚼着牛肉。

茹来杰那老迈且沧桑的话语还在继续,他的话语声比往年更沧桑了,也更沙哑了。

「我们吐蕃的孩子多数都是牧民的孩子,在吐蕃都护府的唐人认为其实松赞干布与禄东赞也是牧民的孩子,但牧民的孩子要做什麽,取决于这个孩子读什麽书,见过什麽样的天地。」

钦陵在长安时就没学到过什麽,也没跟唐军学到什麽,听着茹来杰的话也是一知半解。

波斯旧地的木鹿城内,波斯王子还在请梁建方大将军留下,可此番唐军此番来是为了扫平整个葱岭,对波斯人的土地却没有兴趣。

至于以后会怎麽样,也不是梁建方能说的,因此波斯王子几乎是问遍了唐军的将领,没有任何一个将领能够给予波斯王子承诺。

打退了大食人之后,刘仁轨收集了很多书籍,这些书籍有的是波斯人留下的,还有的是大食人的。

见刘仁轨装了很多书籍放在车上,裴行俭道:「你拿这麽多书卷做什麽?」

刘仁轨道:「这里最珍贵的,就是书籍与浮雕。」

裴行俭递给他一头胡蒜,一边自己口中也嚼着一颗蒜,道:「司农寺的人让我们多带一些作物回去。」

刘仁轨道:「这里有什麽作物?」

裴行俭笑道:「都说此地富饶,真来了这里也不觉得有多麽富有,他们说大食人来之前,也就是二十年前……这里很富饶。」

「是不是真的富饶都写在书中与这些浮雕上了。」

裴行俭又道:「倒是抓了一群大食战俘,他们说在西面,也就是大食人的海边,是一片十分富有的地方,那里有吃不完的椰枣,取之不尽的粮食,可是距此非常遥远,大概还要两万里路。」

刘仁轨颔首,吃着胡蒜思量着。

裴行俭帮着用绳子将这些书卷固定在车上。

大家都知道唐军到了这里就要停下脚步了,也不会再西进了,至此唐军得到了葱岭全境与天竺,也就足够了。

大唐的版图往西一直到了葱岭全境,直到阿姆河,只要唐军能够掌握葱岭,也就掌握了大雪山以西的屏障。

至此葱岭以西哪怕再有敌人,面对葱岭的高寒与地势,也不敢轻易进犯。

至于越过阿姆河打木鹿城,也是为了让葱岭的战果更扎实而已。

接下来几天,唐军又走了几队人,裴炎与狄仁杰,李孟尝先行离开了。

在波斯王子的苦苦哀求下,梁建方还是决然地带着唐军离开,留给了波斯王子一座空城。

甚至这座空城还不是他波斯王子的。

唐军只为大唐征战,不会为波斯王子的复国征战,除非有皇帝的旨意。

再者说皇帝也不会给这种旨意的。

直到九月,这里也就看不到唐军的踪迹了,也看不到大食人的踪迹,偶尔会有一些胡商来这里走动。

之后有消息传到了木鹿城,唐军在阿姆河立碑,往后阿姆河以东的整片葱岭都是唐军地界,唐军要向整个葱岭收取赋税。

再之后,又有消息送到了木鹿城,葱岭诸国不能再有战奴买卖,而当唐军剿灭了诸多势力之后,在葱岭地界出现了一位十分强大的塞人王,听说这位塞人王是给大唐的安西大都护府做事的。

唐人没有继续征战,也没有再去征讨大食,而是收兵退回了葱岭以东。

以葱岭为屏障,以碎叶城为西域连接葱岭的隘口,大唐的安西大都护府就建成了。

这个安西大都护府以西州为起点,连通天山南北与安西四镇,从长安开始数,一路往西横贯两万里。

自新帝登基以来,唐人建设西域,建设安西大都护,一共用了十一年。

乾庆十一年,九月,吐蕃就开始下雪了。

茹来杰拄着拐杖走过一片牛群,他低声道:「吐蕃的秋季就开始下雪了。」

王玄策走在雪中,道:「现在的长安应该是秋季,我带你去长安。」

这种话茹来杰早就听腻了,他一直都在听人说长安如何如何地好,长安如何的美丽,听多了也就听烦了。

王玄策又道:「与大食人打了仗之后,还留下很多粮食,打仗的时候没吃完,西域与吐蕃的两个都护府都不让我们将馀下的粮食运回去。」

茹来杰道:「为何?」

王玄策感慨道:「今年丰收,朝中已不堪重负了,急着往外送都来不及。」

正说着,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骑着马儿而来,他到了近前给茹来杰递上一件厚实的棉衣,又离开了。

王玄策自认识茹来杰以来,这个吐蕃老人家就一直穿他吐蕃的衣衫,吃他吐蕃人的食物,直到现在他终于披上了只有唐人才会穿着的棉衣棉袍。

茹来杰穿上之后,仰头笑道:「嗯,很暖和。」

王玄策低声道:「你去长安看看吧。」

茹来杰还是摇头,一步步踩着台阶要走上已修缮好的布达拉宫。

「你与钦陵说了什麽,他为什麽要向西远征,他不回来了吗?」

「你们唐人不是也有几支兵马去远征了吗?那麽他也是一样的。」

远征的兵马并不多,只有百馀人,三五支队伍。

茹来杰稍稍停下脚步,似乎是觉得手中的拐杖不顺手,他又换了个手。

茹来杰继续往布达拉宫走着,又说道:「你们唐人的皇帝说,要让唐人走出去,要让更多的唐人在世间各地留下种子,我就是这麽与钦陵说的。」

雪中的布达拉宫很美丽,听说是当年松赞干布让人建设的,直到如今才建设完成,已有三十馀年。

王玄策跟在这位老人家的身后,他显得越发地佝偻,越发地年迈,好在他戴着帽子,不然能在寒风中看到他稀疏且苍白的白发,他是吐蕃赞普座下七贤臣之一,他说过他排第三,比之桑布扎更早成为了七贤臣之一。

前两位在很早以前就去世了,那时候茹来杰就去了雪山中,再也没有过问世事,直到松赞干布离开吐蕃,他才走出来。

王玄策听说过这个老人家的身世,茹来杰其实本是吐蕃王的血脉,那时候吐蕃还没有松赞干布,那时候吐蕃人很混乱,周边部落都在觊觎吐蕃的牧场。

传说中,茹来杰千辛万苦找到了他的父亲的尸体,下葬之后也就有了第一座藏王墓。

在吐蕃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中,茹来杰也有着传奇的一生,甚至王玄策觉得茹来杰的传奇故事有点太过离奇了,不知真假。

这一次的战争,也能为这个传奇老人的故事更添色彩。

翌日,王玄策在布达拉宫醒来,就见茹来杰盘腿坐在布达拉宫前,他已醒不来了,这位老人家就这麽过世了。

几个吐蕃侍卫上前吩咐了两句,王玄策接过一件外袍,这是吐蕃功臣最华丽的外袍。

「按照约定,他的后事请王将军主持。」

王玄策稍稍一礼。

风雪依旧下着,王玄策在茹来杰的身侧坐了片刻,看着远方的牛群,道:「你要是还能多活一些时日,也该随我去长安的,嗯……你怎麽知道你快死了?」

王玄策又觉得与一个终老的人说这话有些别扭,这才将那件漂亮的外袍给他披上,背着他迈步走向了远处的雪山。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茹来杰像是个无情无故的老人,他将吐蕃的所有孩子都当作他的孩子,这样一来他应该是个有很多孩子的人。

来到当初与茹来杰一起远眺的雪山上,王玄策将他的遗体放在山头,摆出盘腿而坐的样子,面朝东方,长安城的方向。

风雪越来越大,直到雪花淹没了他的身躯。

王玄策在吐蕃也就没了牵挂,带着妻儿离开了这里,以后吐蕃还会发生什麽,就与他无关了。

乾庆十一年,正是深秋走向冬天的季节,人们意识到立冬时节就快到了。

长安城的皇宫内,李承乾翻看着洛阳送来的奏章,一旁的父皇也在看着安西大都府送来的奏章。

新殿内很安静,倒有热水的茶碗还在冒着热气,李承乾翻过一页,看着奏章上的记录,这份奏章所写的都是老君山上的事,老君山上的天文台总算是落成了。

李世民忽然道:「听说李淳风在天文台看月亮,见到了仙宫的样子?」

李承乾道:「李道长根本没有看清月亮上的模样,他老人家在奏章上说了,让朕不要听信谣言。」

新殿外,来来往往的内侍很忙碌,过了今年父皇就年满六十岁了。

现在父皇最牵挂的就是孙子,恐怕孩子不来,摆了大宴也会过得不开心。

李承乾道:「娄师德让人送来急报时,于菟他们该从西州城出发,现在推算应该到姑臧城了。」

李世民搁下手中的奏章,道:「还未恭贺你,葱岭一战大胜。」

李承乾笑道:「将士们都不容易,来年有不少人要封赏。」

李世民又道:「听闻泾阳印书作坊,又花钱扩建了?」

「嗯,儿臣让泾阳作坊将造纸的秘方公之于众了,如今纸张早就不值钱了,中原各地的造纸作坊也多了,纸张的秘方不同产量也不同,各家各自掌握着秘方,造出来的纸也不一样。」

李世民拿着茶碗笑道:「承乾,你需要更多的书籍,你将纸张的秘方公之于众,也是为了让纸张更多,让泾阳可以得到更多的廉价纸张,从而印更多的书。」

李承乾颔首,没有反驳。

李世民又道:「他们想要将纸张卖出一个好价格,都会争先将纸张卖给朝堂,只有朝堂的钱货两清最公道,也最有保障,甚至能够长久往来,能够给朝堂长久供纸,是天下造纸作坊都梦寐以求的。」

李承乾神色平静道:「是的。」

「难怪李玄弼会说用天下人的纸张,给李唐的江山印书。」

「父皇,泾阳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了不少,印书的效率也更好了。」李承乾又道:「不过丽质说,总归是人力印书,而且人力的使用效率也快到极限了。」

「儿臣也不想与那些老儒生讲道理,谈公道,就像李玄弼这样的名仕,他终究是有些迂腐了,当初他没有在朝中为官,儿臣以为父皇当初的决定很圣明。」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又饮下一口茶。

「陛下,苏主事来了。」

李承乾道:「请进来。」

苏亶白发比以前更多了,他脚步匆匆走入殿内,一如既往的匆忙模样。

李世民上前拉着苏亶的手坐下来,道:「你与朕都是老家伙了。」

苏亶又忙起身行礼,他看向如今的皇帝,现在皇帝看起来更有威严了,现在的皇帝,其政治手段更厉害,更集权。

相较于贞观时期,现在的皇帝严苛又有手段,而且朝堂上还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臣子。

有内侍来报,「陛下!褚尚书与许尚书又打起来了。」

闻言,李世民板着脸道:「他们怎麽动手了?」

「这……」

见这个内侍不肯说,李承乾清了清嗓子道:「父皇,褚遂良先前递交奏章,说是太子回来该学政了,学政就需要有了老师,他褚遂良虽说没有自荐吧,可胜似自荐了。」

「许敬宗的为人父皇也清楚,他知道了这种事岂会放过褚遂良,两人会打起来也在意料之中。」

言罢,李承乾又叮嘱道:「他们年纪也一把年纪了,别打出事,让人照顾着点。」

「喏。」

殿内又安静了片刻,苏亶正想说自己的事,却见太上皇又开口了。

「是该给太子找个老师了,褚遂良挺好……只是可惜了,他与许敬宗交恶,这样的人当太子的老师不好,马周与于志宁也挺好,你可有人选?是许敬宗还是褚遂良?」

李承乾道:「太子的老师也不能只有一个。」

李世民又是神色凝重地拿起茶碗。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顾少难撩只好用上超能力 开局八百海贼大军 我的白狐殿下 大秦之系统骗我在仙侠世界 白重生了,娃都满一岁了/我重生后,世子追妻火葬场了 惊!逃生BOSS竟是我网恋对象 九零之我又穿回来了 无限:清冷美人被邪神盯上了 替姐姐嫁给九千岁 龙族:悼亡者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