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蛋说他要去镇上卖板凳。陈淼说自己没什麽卖的,但是想跟着去玩,陈风摇摇头他想在家继续温书。
彩儿和陈燕是小姑娘,陶近溪怕人说閑话便没勉强。
夜里陶近溪打开鸡笼一看,这几日攒了五只兔子,五只野鸡,日日都给饲料喂着,都还是活的。
想着明儿能卖个好价钱,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几日团团格外黏人,早上醒来爹爹和坏红红都走了。
晚上非要睡两人中间,让爹爹们抱着,否则闹着不睡觉。
陶近溪宠着孩子,搂着小家伙哄人,“爹爹们要打猎赚钱,冬日早上冷想让你多睡一会儿。”
“窝不困,要一起。”团团软绵绵撒娇,潇恒捏捏他肉肉的小脸蛋,“好,那以后就带着团团一起,早上喊你就得起来。”
“嗯,窝起得来!”团团眨巴大眼睛重重点头,得了爹爹们的承诺才安心闭眼。
潇恒越过团团俯身亲了陶近溪一口,又亲了团团额头,这才揽着一大一小沉沉睡去。
见义勇为
翌日清晨,寒霜满地。
陶近溪推开门,天还没完全亮。
挂在屋檐下的柿子饼早就结霜了,不过昨日没準备,再说他们也没多少就没打算卖。
毛蛋见门开了,便带着七八个小板凳进门,“我替祁爷爷卖板凳去。”
潇恒摸了一把小孩脑袋,“这板凳做的挺好。”
李淼带着零花钱来的,陈小山说要帮着潇恒和陶近溪卖猎物。
张彦背着一筐子柿子饼,“陶哥哥,我柿子饼能卖出去吗?”
“这柿子饼又大又圆,霜也打得好,肯定能卖出去。”
潇恒说完,张彦吸吸鼻子,这才安心。
四个小娃娃把团团围在中间,黄圆圆和黑圆圆留家里看门。
陶近溪提前给张婶打过招呼,经过上次打了孙怀富,现在也不敢有人再去害小狗。
桃花村和梨花庄的官道修好了,路面平整宽阔,陶近溪和潇恒推着板车,一个多时辰就到镇上了。
百花镇赶集热闹非凡,毛蛋头一回来镇上赶集,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
潇恒推着板车直接去了西坊,板凳、柿子饼和猎物都放在板车上卖。
问了官差拢共交六文钱摊位费就行。
张彦四人围着板车周围,刚摆好不久,陶近溪就叫卖野鸡和野兔,张彦跟在后买喊“柿子饼,香甜柿子饼一文钱一个。”
毛蛋见张彦叫卖,跃跃欲试,“卖小板凳了。”他刚开口就有些不好意思,陶近溪摸摸他的头,带他着一起喊。
潇恒见状把团团抱到板车里,让他坐在小板凳上。
团团玉雪可爱,一身红衣衬得皮肤白皙,眼睛水灵灵的,头上两个圆圆的发髻随着脑袋动来晃去,很是俏皮可爱。
走过路过的婶子叔叔没哪个不多看一眼的,他手里捏着柿子饼小口小口吃着。
不一会儿一位年轻妇人过来问,“这柿子饼怎麽卖呀?”
团团甜甜一笑,“婶婶快买。”
张彦笑呵呵说一文钱一个,婶子一看几个小孩卖东西,毫不犹豫买了二十个柿子饼。
陶近溪见那妇人一直看着团团,趁机说,“小孩坐的小板凳我们也卖,十文钱一个。”
那妇人一看小板凳还是上好的木头做的,边缘都打磨的光滑圆润,倒是适合小孩子坐,便掏出十文钱买了一个。
毛蛋连忙擦擦板凳递过去,他接下了十文钱,手都在抖,看着陶近溪和潇恒眼睛都红了。
潇恒见他们都开张了很顺利,就把摊子交给陶近溪照看,先去留书坊还书了。
这次一进门就见宋玉正和一书生郎聊的热火朝天,似在讨论什麽。
“宋兄,我来还书了。”潇恒笑着打断二人。
宋玉跟潇恒打招呼,眼神还留在在书生郎身上,把潇恒看得直乐。
宋玉一晒,“潇兄,这是沈方。”
潇恒抱拳,“百花镇的秀才,久仰大名!”
沈方早就听宋玉说过潇恒娶男妻背负不孝名不能科考的事迹,见此人大方坦蕩眉宇间都是舒展,内心敬佩不已。
“沈某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几人閑聊一番,潇恒把抄好的书递给宋玉,接过了二两银子。
潇恒又买了一本三字经,两根毛笔和二十张纸,一共花了贰百四十文。
宋玉,“新话本,《狐貍精追夫书生郎》,现在大火,都卖断货了。一本抄完三两银子,不过得十天之内就给我。”
潇恒眼睛一抽,还是接了。官道修好了来回也方便,抄书怎麽说都是个进项。
不过等孩子们都识字以后,可不敢再抄这种话本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