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重思依然是开席才到,不过这一次是叫过元承玮和萧妃,三人边走边聊,到位置坐下。
白露留意到萧妃的态度与平时没什麽差别,即便在皇帝身侧也不像皇后那般洋洋得意,与皇帝相对时,甚至还有些许冷淡,并不像有什麽争宠的意图。可见坊间传闻,确实不能轻信。
当然这不意味着他对萧妃有所改观,毕竟因为气恼就剪断宫女舌头,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除了萧妃,还有一件事令他十分在意,这一次席间不断打量元念卿的人,从元承玮变成元载泽。
元念卿还是一副置若罔闻的态度,不过晚宴结束后特意找到太子,说了相约去别苑的事。
“既然是为灵英和玉瑶,我当然也该去——”元载泽本打算一口答应,可话到一半又忽然犹豫起来,悻悻改口道,“可惜不知是否会像今天这样临时有事,还要到时候再做打算。”
“那是自然,还是以殿下的要事为重,我这里随时虚位以待。”
元载泽点点头,看起来有些失落地:“说来惭愧,两位皇妹的事本来该我这个做长兄的操心,如今却让你这个年纪最小的照顾起来。”
“殿下无需介怀,为臣者本就该为君分忧。殿下身为储君,责任与臣等不可同日而语。”元念卿说到这里,加重语气道,“陛下的许多决定,也有这番考量。殿下切莫因为有人妄加揣测,就误会了陛下的苦心。”
听了这话,元载泽表情明朗许多:“多谢念卿善言,我会牢记于心。”
第 83 章
回别苑的路上,白露忍不住打听元念卿对太子说那些话的用意。
“前些日子的封赏,似乎让不少人心生不满,皇后尤甚。”元念卿无奈道,“龚州虽是京城附属,但也是天子脚下,按道理不应该封赏出去。我朝至今也只封出去一次,是开国圣宗皇帝将三子封为龚王,也就是后来的武宗皇帝。因此许多人都认为,龚州封号与帝位相关。”
他这才明白过来,元念卿是在劝太子不要对封赏的事心存芥蒂。
“那个人很精明,没有直接封王,而是封公,在品级上比王略低,因此衆人无需改口,照旧还要称我为幽王。这样一来只有了解封赏内容的人知道我另有龚州封号,其余人也不知道我的封号有变。”
听元念卿的意思,这个新封号也皇帝的精心安排。
“当然了解封赏内容的人也不在少数。首先是当天在朝中听我陈案的官员,其次是负责宣旨的内侍,接着是跟你我一起听旨的家人,最后则是十分在意朝中动向到处打听的有心人。”
这一番细数让他理解了对方的意思,龚国公的封号不是为元念卿準备的,而是为那些朝中官员和有心人準备的。
皇后恐怕就是有心人之一,在意脸面又望子成龙,对封赏有所不满也在所难免。只是苦了孝顺的太子,平白承受许多怨气。
“不过皇后还算不上值得我去留意的有心人。一来她有再多的怨气,也不敢忤逆那个人的意思,二来皇后出身一般,除了为难太子也闹不起什麽风浪。她娘家只有伯父曾任户部巡官,前几年已经故去,如今家中并无其他人在京中担任要职。”
如此看来,皇后的背景远不如萧妃。大概正因为出身一般,太子就成了唯一的指望,也更加在意皇帝对元念卿的态度。至少在外人看来,封王加禄委以重任,只能是青睐有加。
可既然元念卿说皇后不值得留意,那肯定还有值得留意的有心人。
果然,元念卿继续道:“真正值得留意的有心人现在还在暗处,不过我相信他们已经有所动作,只是还需耐心观察才能甄别出来。下午我被叫出去时得到一个消息,再过五六天太后就会抵达京城。按日子算,应该是在我陈案之前就已经动身离开离宫。”
白露震惊地看着对方,那个恨不得元念卿死的疯癫太后竟然要回京城了!
“我尚不确定太后是否同为有心人。”元念卿的神情却十分平静,“不过这一次我应该能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她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
一想到又要面对太后,他不由得紧张地握住元念卿的手。
“别担心,这个消息是那个人特意安排人带给我的。如果他想再次重複之前的举动,大可不必一接到消息就命人捎话给我。”
所以皇帝也是刚接到太后要回来的消息?这麽说太后应该是突然决定回来,并没有提前向京城传讯。
说完这些,元念卿的语气舒缓下来:“另外还有一个消息,曹将军清点荒坟的时候发现了三座石墓,已经按照上面的名字重新通传他们的家人,如今尸首均已被领回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