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被拒绝了,可何书舟却是没放弃,他自从见了锦晏一面后就一直难以忘记,一心想要高中迎娶锦晏。
何母不忍儿子爲情所困,爲了不耽误他读书,便私下找机会试探了梅蕙娘的想法。
梅蕙娘直接说女儿还小舍不得女儿嫁人,想要一直养着女儿,何母一听就知道这话是什麽意思了。
她自认爲儿子千好万好,别说娶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病秧子,就是配公主也不差什麽。
结果,反而是这个病秧子对她的儿子挑三拣四,横竖都看不上。
这可戳了何母的肺管子了。
随后她一改登门爲儿子求亲时端庄亲和的姿态,改口说是村里一个老鳏夫看中了锦晏的容貌,想让锦晏做续弦,她其实是受人委托来说亲的,直接就惹怒了梅蕙娘,当场就被梅蕙娘照脸抽了几个耳刮子。
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
何母能因爲提亲之事不成就当场翻脸捏造谎言,难保背后不会再做什麽下三滥的勾当。
爲了杜绝后患,梅蕙娘回去后又将事情告诉了外公外婆和温锦阳。
外公外婆知道后就拿着杀猪刀上了何家的门。
而温锦阳也在去书院的路上偶遇了何书舟,让何书舟见识了一番徒手碎大石的厉害。
他警告何书舟,如果有任何损害妹妹名誉的谣言传出,那“大石”就是何书舟的下场。
何书舟当场被吓得尿了裤子。
自那之后,但凡和锦晏有关的事,何母都拒不参与,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而何书舟见了温锦阳更是绕路走。
可锦晏这个当事人,却被家人保护得很好,以至于她压根就不知道何家提亲这回事。
这次碰面,实在是意外中的意外。
锦晏他们坐在马车里,压根就没看到外面有什麽人,是何书舟看见了温澜,被温澜闻言摄人的气势所吓到,直接一脚踩空栽到了沟里。
他叫痛的声音引起了锦晏和温锦阳的注意,这才发现了他。
几道视线一对上,温锦阳徒手碎大石的画面和温澜杀人如麻的传言同时在何书舟脑海里响起。
他只觉得下腹一紧,随后便脸色大变,急忙扯过衣袍遮住了鼠蹊部位。
温锦阳一把捂住了锦晏的眼睛,随后便放下了车帘。
温澜只瞥了何书舟一眼就收起了视线。
如此胆小如鼠之辈,他根本不放在眼里,也做不成他的对手。
马车从路边驶过扬起一阵沙尘。
车辙声远去之后,何书舟才忍着痛慢慢从沟里爬了出来。
他低头往下看去,衣袍上果然有一块很明显的水渍痕迹。
想到马车离去时温家父子俩如出一辙的轻蔑眼神,一种不可名状的耻辱爬上了何书舟的心头。
与此同时,车帘揭起的瞬间锦晏那惊鸿一瞥,也让他再也难以忘怀。
另一边,温澜带着梅蕙娘先回了家,锦晏和哥哥则去了外公家的肉摊。
隔了老远,就听到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在跟人吵架。
原来是有人质疑外公的称不準,说他缺斤少两,藉此要白拿那块肉,外公说当衆称以证清白,那人又不愿意。
锦晏拍了拍温锦阳的肩膀,“哥哥,到你发挥的时候了,记住要以德服人!”
温锦阳“嗯”了一下,上去便与用律法与人理论起来。
锦晏:“……”
她是忘了给“以德服人”四个字加上双引号吗?不然哥哥怎麽会将她的“物理超度”理解成言辞感化呢?
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真理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
外公用杀猪刀都无法威慑的流氓,竟然被哥哥三言两语就给震慑住了。
一眨眼的功夫,那人就放下猪肉跑了。
跑了!
了。
一看那人一走,外公立即便宜将剩下的肉卖给了替他说话的街坊四邻,随后高高兴兴领着外孙回了家。
“老婆子,看看谁来了……”
外公高兴地喊着,一进门看到女儿和女婿都来了,顿时更是喜出望外。
他招呼了一声就要去杀鸡炖鹅,梅蕙娘忙拦下他,“爹,早上吃了过来的,孩子们都不饿,澜哥给你买了好酒,您坐着让他陪您喝上两杯,一会儿我再给咱做饭。”
“就是,当着我乖外孙的面你动什麽刀子!”外婆嗔道。
外公笑呵呵地放下了刀。
他没什麽别的喜好,平时就喜欢喝几口,温澜给他带来的都是上好的酒,老爷子一尝就知道和自己平时喝的有多大差别,一下就舍不得放下酒杯了。
过了一会,陪外婆说话的锦晏提醒他,“外公,您这都喝了有半斤了,不能再喝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