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久安到了陌生人的怀里,也不害怕,欢欢喜喜地露出笑脸,咿咿呀呀直往知府脖子里拱。
知府一见就心生喜欢,更别提现在一个暖呼呼的小身体紧贴肌理,把知府老大人一颗心都柔化了。
见到这一幕的人立即溜须拍马道:“知府勤政爱民,连刚足周岁的孩童都知道。”
知府被说得心花怒放,解下腰间那枚佩戴了已久的玉饰,挂在陆久安脖子上。
“我观此子中庭饱满,又眉目清明,前途不可估量。”
陆家主大喜:“承知府大人吉言。”
知府抱了没一会儿就有些累了,陆时宴赶紧上前接手,陆久安抓着知府的衣领不撒手,急眼了还扯了陆时宴刚续起来的胡子一把,痛得陆时宴龇牙咧嘴。
“你个浑小子,这麽小就知道亲金爱玉了,对自己亲爹动起手来没轻没重的。”陆时宴佯装发怒。
围观的衆人哈哈大笑。
陆时宴把陆久安交给陆娘,又借机不着痕迹说了知府一些奉承话。
这个时候的陆时宴,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接管家中産业,接人待物初具商人的圆滑,一番话说得知府心头舒畅,吃饭时允了陆家不少好处。
衆人吃过周岁宴,便要準备陆久安的抓周礼了。
下人在庭院内铺上一张绵软的织毯,又拿出早就準好的算盘,元宝,毛笔,葫芦,笛子等物放在上面。
衆人站在旁边,都很好奇陆久安会抓个什麽物品。
知府看了陆时宴背后一眼:“那是陆家长孙吗?”
陆时宴闻言,把一个估摸着七八周岁,扎着童辨的小孩从背后拉出来:“这是长子陆文瑾,向知府大人问安。”
陆文瑾怯生生地擡起脑袋,细若蚊声地叫了一声知府大人。
知府笑眯眯地问:“文瑾周岁时抓了什麽?”
陆时宴谦虚道:“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一把称砣。”
立刻有人捧场恭喜道:“称砣称砣,称心如意,善于交易,看来这是要继承衣钵啊。”
陆时宴其实对自己大儿子这个抓周礼满意得紧,但是知府大人在场,他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说道:“商人哪有读书人好,文瑾不成器,没能抓个书本之类的,我们陆家没有书香运,实在可惜。”
那人道:“这不还有个小的吗?说不定就抓到书本了。”
人群里也有人猜测:“会不会抓到算盘元宝之类的,要是这样的话,两兄弟其利断金,商途共营,让陆家茶庄更上一层楼也说不定。”
知府想了想,突然转头问随从:“本知府的官印带了吗?”
“带了。”随从把随身背着的包袱打开,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官印。
知府道:“把官印一并放上去,试试看小久安能不能抓到。”
陆家主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砸晕了头,和陆家奶奶对视一眼,结结巴巴道:“这……这不太好吧。”
知府不以为意:“要是他抓到了,也算和本知府有缘,本知府收他为义子。”
这话一出,所有人神态都变了,陆时宴更是呼吸一窒,激动地向前走了一步。
知府收陆久安为义子,不仅是他儿子的福缘,也是整个陆家的机缘,这代表着:陆家终于也攀上了官府的高枝,这是许多世代为商的家族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看向织毯中间的陆久安。
只见陆久安手脚并用向前爬了两步,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眼里满是懵懂好奇。
在所有的注视下,陆久安往前一扑,抓起一杆长长的毛笔,送到嘴里。
围观的人群不着痕迹地松了一口气,唯有陆家主难掩失望。
知府可惜道:“看来陆家小子与本官无缘。”
陆时宴却依旧很高兴,没抓到官印没关系,自己儿子抓了只毛笔,代表诗工咏雪,妙笔生花。
这是很会写文章啊,不错,陆家也是出了个读书人。
他喜滋滋走上前,準备把陆久安抱起来好好亲一亲。
“我的乖儿,毛笔可不能吃。”
谁曾想陆久安看了他一眼,嘴里衔着一只毛笔,哼哧哼哧往前面又爬几步,瞄準官印,一把抱在怀里。
这下子,所有人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历来抓周礼能抓两件吗?”
“不能吧,只能以第一件作数。”
陆时宴也被自家儿子这一手搞得哭笑不得,他走上前,想把官印从陆久安手里拿出来,还给知府大人,谁知道陆久安紧紧抓住,分毫不让,也不知道他小小的身体里哪里来的力气,陆时宴又怕伤着他,一大一小一时间竟有些僵持不下。 ', ' ')